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4日 13:44 1 admin

前言

开新能源车的人,多少都有过这些顾虑:冬天续航掉一半、充电要等半小时、担心电池磕碰起火。

现在快充和智能驾驶虽解决了部分问题,但真正能根治这些痛点的,还要看固态电池。

它被业内称为新能源车的 “下一个圣杯”,最近中国技术突破、海外车企扎堆投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固态电池突破

固态电池到底好在哪,和现在新能源车用的液态锂电池比,它把电解液换成了固态的,这一下就解决了大问题:

能量密度更高,同样重量的电池能多跑;安全性更强,就算撞了也不容易起火;寿命还长。

之前大家觉得它离量产还远,可今年中国科学家的两个突破,直接把时间表提前了。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黄学杰团队在《自然 - 可持续发展》上发了研究,他们做的软包固态电池充放电循环 300 次后,还能保留七成以上的电量,而且支持 12 分钟充满的快充速度,平时手机充电都要一两小时,这电池充得比手机还快,寿命还长。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再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团队:他们做的电池特别耐造,反复弯折 2 万次,性能几乎没变化;更关键的是,电池存电能力直接提升了 86%,差不多比原来多存近一倍的电,装在新能源车上当然能跑更远。

最实在的是,这些突破不是实验室里的 “花架子”,而是能往实际用的方向走,现在离咱们真能用上固态电池,已经越来越近了。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海外车企加码

海外车企也没闲着,丰田算是最积极的。2021 年就和日本住友金属矿业合作,专门研发固态电池需要的高纯度正极材料。毕竟正极纯度不够,电池性能就不稳定。

丰田计划 2027-2028 年推出首款装固态电池的车,续航能到 1000 公里,充电 10 分钟就能从 10% 充电到 80%。宝马、本田、奔驰也没落后,都在测试固态电池原型车,就怕落在后面。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不过全固态电池量产还得等,车企们没闲着,先把 “半固态电池” 推上了市场 —— 这是过渡阶段的好方案,既比传统锂电池强,又不用等全固态的技术瓶颈突破。

比如上汽名爵的 MG4,已经装了清陶动力的半固态电池,实际能跑 530 公里,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够了。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蜂巢能源更激进,首条 2.3GWh 的半固态电池生产线已经建好,2026 年底就能量产,到时候宝马 MINI 的下一代车型就用它。

国轩高科今年 5 月也推出了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做到 300Wh/kg,装在车里续航能超 1000 公里,比不少燃油车一箱油跑得还远。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除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也成了另一个选项。宁德时代今年推出了钠离子电池品牌 “钠新”,它的优势是成本低,还不怕冷 ——零下40℃也能正常充电,适合北方的物流车和储能站。

不过它的能量密度不如固态电池,跑长途还是差点意思,未来更可能和固态电池互补,比如家用车用电态、物流车用钠离子,形成多元电池生态。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半固态电池不是 “临时凑数” 的过渡品,而是针对不同价位车型的 “适配方案”:10-15 万的家用车先用半固态,解决续航焦虑;

20 万以上的高端车再等全固态,追求极致性能。而钠离子电池更适合储能和商用场景,想在乘用车上替代固态电池,难度还很大。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现在的关键是谁能先解决固态电池的成本问题,目前固态电池的材料成本比传统锂电池高,要是能把成本降下来,谁先量产谁就能抢占市场。

中国有技术突破,海外车企有量产计划,接下来 3-5 年就是关键期。等到固态电池大规模装车,新能源车才算真正告别续航、安全、充电这三大痛点,到时候选择新能源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新能源车下个圣杯,中外抢攻固态电池,中国2项突破,或提前落地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