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一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8个字,让他死心了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4日 17:44 1 cc

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把矛头对准中国,他在公共场合反对中国公布的新稀土全链条管控政策。他说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还点名要从11月1日开始执行。气氛突然紧张!他还加上收紧关键软件出口的新限制。

特朗普这次直接“画了线”下通牒!

他想用高额关税逼中国后退,想让中国取消新稀土政策。他做得很明显,日期列出来,说得很直接,就是要中国让步。


一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8个字,让他死心了

中国商务部直接做出了回答。10月12日,商务部发言人用很少的话表达立场:“美国动不动就拿高关税说事,这不是和中国打交道的方法,中方不愿意打关税战,也不怕。”很多人关注这句话。表达直接,态度清楚,没有任何让步的可能。

商务部同时把美国反复无常的做法列举出来。美国老用“国家安全”当理由,将3000多个中国商品列进限制名单。还出台一个“0%含量规则”,范围大得离谱。美国自己经常搞这些管控,却反过来质疑中国出政策。

最近几个星期,美国小动作不断。9月马德里中美经贸会谈结束后没多久,美国对华限制措施越来越多。几十家中国企业出现管制清单。美国用“穿透性规则”,引发数千家中国企业受到冲击。

美方一边说谈判,一边变本加厉加码打压。

美国还专门推301措施,这里包括中国的物流、造船、海事等行业。整个经贸谈判的基础和信任严重受损。这也说明美国凡事站在自己立场,看不到现实变化。


一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8个字,让他死心了

中国商务部用行动做出回应。“如果美国只会搞单边措施推高压力,那中方只能用美方明白的方式解决。”对外态度直接亮明,没有躲避。

特朗普表面看起来很强硬,可美国经济状况本身脆弱。美国政府眼下又面临停摆危机。他现在推出新的关税措施,其实是在捡回原来已经证明失败的老办法。

美国自己先碰壁了。

今年之前双方较量关税,实际最后都是美国企业、百姓在买单。物价上涨、采购成本上升,普通人生活压力加大。特朗普这些做法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替代品或者新机会。美国承受能力有限,再发动更大规模的关税,风险会更高。

美国现在还面临“大豆危机”。美国豆农因为卖不出产品、订单明显减少变得焦虑不安。特朗普眼下倒需要中国市场,不想彻底断掉这块生意。关税提高反倒让美国自己陷入更尴尬。


一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8个字,让他死心了

中国在产业链布局和市场多元上,弹性很大,美国像过去一样用威胁吓不了中国。中国这几年积极调整出口渠道,想买中国货的市场在增多,对美国依赖越来越小。

有一件事也让人注意。虽然特朗普话说得重,但他又专门强调不会取消亚太经合组织韩国峰会时与中国的接触。他试图“留条路”,显然还想为后面谈判留下机会。这种做法说明他既想给自己加码,也不愿彻底断掉合作。

特朗普左右为难,内心其实矛盾很重!

而中国的态度没变化。合作要对等、谈判要平等,单边施压这条路行不通。中国的话没有含糊,也没有妥协,不会主动先让步。

美国社会、企业和普通民众越来越清楚,短期施压改变不了中国大方向。有分析说,美国对华极限施压已经让信任大幅下降,双方合作空间受限。美方想用极端政策取得结果,实际只会破坏合作环境。


一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8个字,让他死心了

特朗普发表关税威胁时正赶上美国内外压力都在增加。他身边有不少反对声音。他的关税政策如果全部上马,美国更敏感的消费品和出口企业将承受更高成本。多数企业普遍不看好这个方案。美国国内情况复杂,政策效果难以预料。

中国基本面稳定,不受影响。

中国明确表示,如果美方坚持错误做法,中方会坚决反制,没有多余话。用“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直接回应,没有妥协迹象。中国这边不是攻击,也不是示弱,只是很冷静很直接地保护自己利益。


一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8个字,让他死心了

中国给美方指出的是解决办法。如果美方调整做法,愿意平等协商,事情自然可以推动。如果态度强硬不改,下一步中国回击也不会迟疑。整个过程,中方立场始终很稳,没有反复。

写到最后


这一轮争议里,特朗普说得多,做得急,中国话不多但做得稳。美国急着把问题推向极限,中国则完全不慌。这种对比已经很明显。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