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倒下的姿势,像极了一只被拔掉电池的玩具狗——膝盖先着地,胳膊还保持着摆臂的弧度。 那天早上气温17℃,他第127次绕小区花坛刷“5公里打卡”,手...
2025-10-12 0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当双职工家庭还在为“谁陪娃写作业”“谁打扫客厅”争论不休,独居老人盼着有人能日常陪伴时,一款能在“四足行走”与“类人互动”间自由切换的家庭机器人。
是否能成为解决这些烦恼的新答案?
上海镜识科技不仅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更推出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这款能陪娃、能互动的智能设备,究竟能否打破家庭机器人“中看不中用”的魔咒?
提到家庭机器人,很多人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只会简单对话”“功能单一”的刻板印象,要么是固定在某个角落的语音助手。
要么是只能扫地的清洁机器人,很难真正融入多元的家庭生活,但镜识科技的最新动作,正在改写这一现状。
这家2024年5月成立的上海企业,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独家投资。
资金将重点用于技术研发与消费级机器人量产,而其核心成果之一,就是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双形态机器人BAOBAO。
镜识科技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推出突破性产品,离不开背后硬核的团队支撑。
创始人兼CEO王宏涛拥有清华、哈佛双重教育背景,还担任浙江大学教授,曾主导研发全球首个机器人正向设计优化软件。
核心团队成员更是来自具身智能、互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在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控制器设计等方面有近十年经验。
这样的团队配置,让企业从成立之初就自带“技术基因”,也为后续产品创新打下了基础事实上。
2025年初,成立仅半年的镜识科技就已凭借“黑豹2.0”四足机器人出圈,这款机器人以10.9米/秒的速度,打破了波士顿动力Wildcat保持十余年的8.89米/秒纪录。
速度甚至逼近人类短跑运动员,当时就引发行业对中国机器人企业技术实力的关注。
镜识科技将技术重心转向家庭场景,推出的BAOBAO机器人,最大亮点就是“双形态切换”。
不同于传统家庭机器人要么靠轮子移动、要么固定不动的设计,BAOBAO能在类人形态与四足形态间丝滑转换,精准适配家庭里的不同需求。
傍晚家长在厨房做饭时,切换成四足形态的BAOBAO可以跟着孩子在客厅玩耍,通过行走跟随功能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等到孩子需要陪读时,它又能切换成类人形态,凑到书桌旁和孩子近距离互动,既不会像大型机器人那样显得笨拙,又能保持舒适的交流距离。
这种设计恰好解决了很多家庭机器人的痛点,要么因移动性差无法陪伴,要么因形态固定难以近距离互动。
为了让BAOBAO更贴合家庭使用习惯,研发团队在细节上做了不少优化。
图片来源网络
考虑到家长可能需要通过手势操控机器人,示意它“过来”、“暂停”,BAOBAO的机身特意简化了多余结构,避免遮挡传感器,确保隔空操作的精准度。
而针对孩子喜欢看动画、老人需要视觉反馈的需求,它的头部设计了一块屏幕,能显示丰富的表情和动画。
孩子哭闹时,屏幕可以弹出卡通形象安抚情绪,老人想视频通话时,屏幕能清晰显示家人的画面,相当于给机器人安上了“有温度的脸”,让互动不再只是冰冷的语音对话。
镜识科技CEO王宏涛曾提到,消费级机器人要满足三个核心特点,高度集成、日常性、AI化。BAOBAO显然围绕这三点做了针对性设计。
它融合了摄像头、传感器、音响等硬件,能应对陪娃、互动、陪伴等日常需求,而AI算法则支撑着形态切换、手势识别等核心功能。
但在王宏涛看来,比功能更重要的是“形态如何适配场景”。
传统双足机器人虽然像人,但在家庭狭窄空间里移动不够灵活,轮式机器人虽然跑得快,却无法近距离陪伴孩子。
BAOBAO的双形态设计,正是为了平衡“灵活性”与“互动性”,让机器人真正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摆着看的“科技摆件”。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家庭场景,镜识科技还在工业和科研领域布局了产品。针对工厂巡检、矿山作业等复杂场景,他们推出了Apollo四足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空载续航能达到5小时,即使负载20kg也能工作4小时,还能轻松应对楼梯、乱石堆等地形,解决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续航短、地形适应性差”的问题。
而在科研教育领域,之前出圈的黑豹II四足机器人,凭借高机动性成为高校研究机器人运动性能的重要工具。
不过从此次融资重点来看,家庭机器人BAOBAO无疑是企业接下来的战略核心,毕竟随着人们对家庭陪伴需求的提升,它们市场正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正从“技术演示”转向“场景落地”。
以前很多机器人企业喜欢在实验室里展示“机器人跳舞”“机器人跑步”,但这些功能很难走进日常生活。
而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聚焦“机器人能帮人做什么”,从工业巡检到家庭陪伴,场景化成为关键词。
镜识科技的布局恰好踩中了这一趋势,无论是家庭场景的BAOBAO,还是工业场景的Apollo,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而非单纯追求技术炫酷。
不过家庭机器人要真正普及,还有不少挑战。
目前市场上的家庭机器人普遍价格偏高,普通家庭可能难以接受,而用户对“机器人陪娃是否安全”“数据隐私是否有保障”等问题也存在顾虑。
镜识科技此次融资的资金除了用于量产,或许也会在成本控制和安全技术上做更多投入。毕竟只有让机器人“买得起、用得放心”,才能真正走进更多家庭。
从打破世界纪录的黑豹2.0,到聚焦家庭的BAOBAO,镜识科技的发展路径,其实反映了中国具身智能企业的特点。
既有实验室里突破技术极限的能力,又能快速落地到实际场景。
不同于一些国际厂商还停留在“技术炫技”阶段,中国企业更擅长结合产业链优势,将技术转化为老百姓能用得上的产品。
未来随着BAOBAO的量产,或许我们很快就能在商场、家电卖场看到这款双形态机器人的身影,而它能否成为“家庭智能帮手”的新标杆,还要看后续市场的反馈。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机器人开始真正理解家庭需求,并用灵活的形态适配生活场景时,“机器人陪娃做家务”的未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相关文章
老李倒下的姿势,像极了一只被拔掉电池的玩具狗——膝盖先着地,胳膊还保持着摆臂的弧度。 那天早上气温17℃,他第127次绕小区花坛刷“5公里打卡”,手...
2025-10-12 0
这两年聊投资,AI绝对是绕不开的“顶流”,打开手机刷财经新闻,不是英伟达股价又创了新高,就是哪家公司宣布砸几百亿搞大模型;身边的朋友聚会,三句话不离“...
2025-10-12 0
10 月 10 日,2025 vivo 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作为 vivo 年度技术战略的重要发布窗口,本次大会延续「同心·同行」的...
2025-10-12 0
天文学家最近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列(ALMA),在狮子座方向的NGC3627螺旋星系里,找到了一道超显眼的“宇宙伤疤”,一条...
2025-10-12 0
随着秋季来临,我国多地昼夜温差持续增大,这让广大运动爱好者犯了难:以往习惯的晨练、夜跑,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以正常进行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
2025-10-12 0
1950 年 6月10日下午4时,吴石、陈宝仓、聂曦、朱谌之等4人被台湾国民党当局押往刑场。随着四声枪响,四名烈士壮烈牺牲,成就了“沉默的荣耀”。吴石...
2025-10-12 0
文 | 金锐点编辑 | 金锐点当双职工家庭还在为“谁陪娃写作业”“谁打扫客厅”争论不休,独居老人盼着有人能日常陪伴时,一款能在“四足行走”与“类人互动...
2025-10-12 1
10月10日,记者从接近娃哈哈的人士了解到,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10日晚...
2025-10-12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