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娃小宗”已注册微博账号,为企业蓝V账号,认证企业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账号尚未设置头像,“性别栏”标识为“女性”。截至10月11日13时...
2025-10-12 0
近日,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公开说了个事,建议投资者在资产组合里放15%的黄金。
这比例可不低,要知道世界黄金协会平时建议的也就5%到10%,等于直接比常规建议翻了个半。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说现在的情况像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那会,得比平常多拿点黄金。
本来想觉得这也就是个大佬的建议,市场未必马上有反应,但后来发现我想错了。
第二天,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直接冲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盘中最高摸到4081美元,收盘也稳在4060.6美元,创了历史新高。
从8月下旬开始,这黄金价格就跟开了挂似的,涨了超670美元。
要是看全年,到现在已经涨了超50%,光9月一个月就创了13次历史新高,整个年内算下来更是有39次。
这么密集的新高,就算是老股民也得直呼少见。
聊完达利欧的建议和金价的疯涨,咱得说说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业内不少人都提到,黄金ETF和全球央行购金是两大关键力量,这俩加起来,直接把金价给抬上去了。
先说说黄金ETF,这东西简单讲就是主要投黄金、跟着现货金价走,还能在证券市场交易的基金。
本来我以为这轮涨势里,ETF的作用可能没那么突出,结果数据一出来还真挺意外。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从6月开始,全球黄金ETF就没断过资金流入,连着四个月都是正的。
尤其是刚过去的9月,单月就进了173亿美元,这数直接破了历史最高单月流入纪录,把整个三季度的流入量都推到260亿美元,也是历史最大的季度规模。
分地区看,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者最积极。
9月北美那边的黄金ETF拿了106亿美元,欧洲也有44亿美元,这俩地方直接主导了当月的全球表现。
就算到了10月,这趋势也没停,10月9号那天,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GoldTrust,持仓还比前一天多了1.43吨,现在总持仓到1014.58吨了。
国内投资者也没落下,Wind数据显示,到9月30号,已经上市的14只黄金ETF总规模凑一块有1700亿元,比年初多了快1000亿元。
这里面有4只规模超百亿,最大的华安黄金ETF都到682.63亿元了,年初到现在涨了近400亿元。
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增长,说明大家对黄金的认可真不是一点半点。
说完了私人部门的ETF,全球央行这边也没闲着,他们可是黄金市场的另一大买家,而且买得相当有战略性。
其实从2022年开始,全球央行买黄金的需求就特别强,成了推动金价长期涨的重要原因。
2022到2024这三年,每年购金量都超过1000吨,这跟2010到2021年平均每年473吨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摩根大通之前还预测,2025年全球央行买金量能到900吨,就算比前三年少点,也还是个不小的数。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总共买了415吨黄金,比2024年上半年的525吨少了21%,步伐是慢了点。
央行购金还是仅次于金饰制造的第二大黄金需求来源。
世界黄金协会说,可能是金价涨了,央行买的时候也得考虑价格,但就算这样还在增持,足以说明黄金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价值。
咱们中国央行的表现也很稳,9月净买了1.24吨黄金,这已经是连续第11个月增持了。
央行这么持续买,本身就是给市场传递信心,也难怪越来越多人愿意跟着配置黄金。
除了这两大推手,机构对金价的看法也挺有意思,有的看涨有的谨慎,跟开辩论会似的。
高盛10月6号发报告,把2026年底的金价预期从4300美元直接提到4900美元,理由就是央行和私人部门的需求都强。
浙商证券的廖博也觉得,虽然黄金短期有点超买,但没看到大跌的信号,说不定还能创新高。
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声音,有个外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就说“高处不胜寒”,还调侃现在这位置怎么说都容易打脸。
这种分歧挺正常,毕竟市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还是看背后的支撑因素。
光大证券的赵格格还提到,8月下旬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放了鸽派信号,之后欧洲债务危机、特朗普干涉美联储独立性,再加上国庆期间美国政府停摆、日本高市早苗胜选、法国总理勒科尔尼辞职,这些事都让大家对西方国家的主权货币没那么信任了,自然更愿意买黄金。
本来想短期黄金可能会回调,但后来发现4月中旬到8月中旬那会,就算没什么新的利好,金价也没大跌,就是在平台上震荡,这韧性确实超出预期。
长期来看,中信建投测算过,要是外汇储备50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都把黄金占比提到当前全球平均的21%,按现在的金价算,潜在购金需求能有1.3万吨,涉及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调整,这空间可不小。
这轮黄金涨价不是偶然,达利欧的建议算是个引子,真正的核心还是ETF和央行的持续买入,再加上各种地缘和政策因素的推动。
虽然现在有人觉得位置高,但从需求和长期空间来看,黄金的配置价值还是在的。
投资没有绝对,大家还是得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别盲目跟风,这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相关文章
最新消息:“娃小宗”已注册微博账号,为企业蓝V账号,认证企业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账号尚未设置头像,“性别栏”标识为“女性”。截至10月11日13时...
2025-10-12 0
“下班不加班,去球馆打卡”——这句悄悄在写字楼电梯里流行起来的暗号,比任何团建通知都管用。 上周六晚上九点,北京朝阳体育馆门口排队扫码的白领把马路牙...
2025-10-12 0
“吃草”半年一斤没掉?2023年10月,北京白领王倩把午饭换成西葫芦沙拉,两周腰围少3厘米,热搜炸了——原来她连皮吃,意外激活了农大刚发现的“果胶多糖...
2025-10-12 0
昨天,娃哈哈突然的一则新闻,让很多人都震惊不已,娃哈哈第一继承人的宗馥莉,宣布从娃哈哈辞职。没有任何预兆,根据娃哈哈公告显示:宗馥莉早在9月份就已经提...
2025-10-12 1
文/喻妙泽当福建平潭小米SU7坠海事故的悲剧传来,舆论场未等调查结论便掀起对车企的声讨浪潮。尽管有多方信息指向“车主喝醉”这一关键背景 ,仍有网友执着...
2025-10-12 2
近日,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公开说了个事,建议投资者在资产组合里放15%的黄金。这比例可不低,要知道世界黄金协会平时建议的也就5%到10%,等于直...
2025-10-12 1
当76岁的雷·库兹韦尔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罗伯特·A·穆赫校友奖时,他再次向世界重申了那些令人震撼的预言:到2030年代,分子级机器人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
2025-10-12 1
两人相识34年,结婚28年,如今依旧感情甜蜜。如今的于和伟也是圈内响当当的“叔圈顶流”。但谁又知道,如果没有当时的宋林静,就没有现在的于和伟。有了自己...
2025-10-12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