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2日 17:37 1 admin

1945年1月,广东新会摇铃山的风里裹着寒气,也裹着血腥气,26岁的黄美英被日军绑在木桩上,衣服被撕得破烂,浑身是没愈合的伤口,可她的背一直挺得笔直。

日军的刺刀在她眼前晃,有人对着她狞笑,她却突然扯开嗓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必胜!”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喊完没多久,日军的剐刑就开始了,一刀一刀割下她的肉,直到她没了气息,眼睛还瞪着那些侵略者,没说过一句软话。第一次在新会地方档案馆看到这段记载时,我盯着文字看了很久。

本来想觉得“悲壮”这种词太抽象,可看到“300多刀”“始终没喊疼”这些细节,才明白这个年轻女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她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个从广东台山农村走出来的普通姑娘,她的故事,得从她没饭吃却还想读书的时候说起。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黄美英1919年生在台山的一个穷农家,家里连块正经的耕地都没有,全靠租地主的田过活,饭都吃不饱,更别说送她去读书了。

可她偏偏对认字有种执念,每天天不亮就跑到邻村的私塾窗外,趴在墙根下听先生讲课。

先生讲《三字经》,她就跟着在心里默记;放学了,她捡根树枝在地上写,把听来的字一遍遍画。

邻居家有本破得掉页的《女儿经》,她借来抄了整整一本,后来这本抄本被她带在身边,直到牺牲前还藏在怀里。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1930年代的广东农村,识字的人本来就少,女性识字率连3%都不到,黄美英能靠偷听学会读书写字,甚至能写简单的标语,这份毅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那时候村里的人都跟她说:“女孩子认不认字有啥要紧,将来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正事。”她听了也不反驳,只是照样每天去私塾窗外“上课”。

如果没有1937年的那场灾难,黄美英或许真的会像村里人说的那样,嫁人生子,过一辈子安稳日子,可那年她18岁,去邻村找闺蜜,刚到村口就看见日军在烧房子。

她躲在柴火堆后面,看着日军把村民赶到空地上,看着闺蜜被日军推下河,看着老人和孩子倒在刺刀下。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那天晚上,她在闺蜜的坟前坐了一夜,攥着拳头说:“血债必须血偿,我要去打鬼子。”老实讲,在那个年代,一个年轻姑娘主动要去参军,需要的勇气比男人还多。

黄美英找到当地的抗日游击队时,队长一开始还劝她:“打鬼子太危险,你一个姑娘家,留在后方做点针线活就好。”可她不肯,反复说自己认识字,能写标语、能动员村民。

最后队长拗不过她,把她分到了文艺宣传队。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她在宣传队里特别卖力,白天带着妇女们唱《松花江上》,教孩子们编抗日快板,歌词都是她自己写的,比如“小鬼子,莫嚣张,中国儿女有刀枪”。

晚上就挨家挨户敲门,跟村民说“鬼子占了我们的地,杀了我们的人,咱们不能坐着等”。

短短三个月,她就动员了20多个年轻人参加民兵,队长后来回忆说:“美英说话有股劲,能把人心里的火给点燃。”

1942年,黄美英去参加县委的干部训练班,认识了游击队政委陈明江。两人因为要一起编《抗日三字经》熟了起来,她写内容,他谱曲子。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她写“倭寇来,山河碎;同胞醒,枪上背”,他就用当地的民歌调子谱曲,教战士和村民唱,没多久,附近几个村的人都会唱了。

后来他们结了婚,组织本来想让黄美英留在后方,可她把新婚的棉被剪成小块做了绷带,把嫁妆里的银镯卖了换钱买子弹,非要跟着陈明江去前线。

我很难想象一个刚结婚的女人,能这么干脆地放弃自己的嫁妆和安稳生活,可黄美英不觉得可惜,她跟陈明江说:“只要能把鬼子赶出去,咱们以后啥都会有的。”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1944年,他们奉命去新会田金村建地下交通站,黄美英扮成卖糖水的“阿英嫂”,每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

糖水罐的夹层里藏着情报,遇到日军哨卡,她就笑着说“给皇军送糖水”,日军见她是个普通村妇,也没多查。

有一次,她带着重要文件过哨卡,日军突然要检查她的担子,她急中生智,把文件塞进了月经带里。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日军士兵看到她要解腰带,嫌麻烦就挥手让她走了,后来她跟战友说:“那时候我手都在抖,可我知道,文件比我的命还重要。

”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她就带头吃木薯叶,把省下来的稀饭全给受伤的战士,自己饿了就喝几口凉水。

就这么撑了一年,田金交通站发展了37个党员,建了5个地下救护点,给游击队送了300多斤药品。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1945年元旦,日军通过密探知道了“阿英嫂”的真实身份,一下子派了400多人包围了西涌村。

他们把100多个村民赶到晒谷场,架起机枪说:“黄美英不出来,每十分钟杀一个人。”当时黄美英躲在村外的红薯窖里,能清楚听到村民的哭声,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哭喊声。

她跟身边的战士说:“我要是不出去,这些人都会死;我出去了,交通站的秘密还在,组织还能接着干。革命总得有人牺牲,我去。”说完她整理了一下衣服,掀开窖门就走了出去。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日军看到她,像疯了一样冲上来,把她捆得紧紧的,当晚就关进了祠堂的刑房。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日军用了各种酷刑折磨她。

用蘸了盐水的鞭子抽她,抽了200多下,她的背血肉模糊;用烧红的铁铲烫她的胸口,整个祠堂都能闻到焦糊味。

用竹杠夹她的手指,指甲一片片掉下来;还把电话机改装的电极缠在她身上,电流把她击得口吐白沫。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每次她昏过去,日军就用冷水泼醒她,问她“游击队藏在哪”“陈明江在哪”,她每次都只说三个字:“不知道。”

有个当时看守她的伪军后来回忆:“我从没见过那么硬的女人,不管怎么打,她连哼都不哼一声,眼睛里的恨能吃人。”

1月下旬,日军见实在问不出东西,就决定公开处决她,想吓住其他村民,行刑前一夜,宪兵队长假惺惺地给她送饭菜,说“只要你说句‘日本必胜’,就送你去广州治病,再给你黄金百两”。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黄美英抓起碗就砸向他,骂道:“中国人的骨头比钢还硬,怕死就不当共产党!”
行刑那天,日军把黄美英拖到摇铃山,扒光她的衣服绑在木桩上,开始用刀割她的肉。

据躲在远处的村民说,一共割了300多刀,每割一刀,黄美英都没喊疼。

直到割到锁骨的时候,她突然用尽最后力气喊:“我们一定会胜利!中国革命必胜!”声音特别大,连日军都被吓得退了几步,没过多久,她就没了气息,年仅26岁。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黄美英牺牲后,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趁夜把她的遗体从刑场偷了回来,用白布裹好埋在西涌山腰的竹林里。

陈明江知道后,带着游击队夜袭了日军的哨所,杀了那个宪兵队长和8个日军,给她报了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后来在台山和新会都建了“黄美英纪念馆”,馆里还放着她当年卖糖水的担子,还有那本她抄的《女儿经》。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现在每次清明,当地的学生都会去纪念馆,唱她当年改编的《抗日童谣》:“西涌山,摇铃响,美英姐,铁骨香……”我有时候会想,我们记住黄美英,不是要记住那些酷刑有多残忍,而是要记住,当年有个26岁的姑娘,用自己的命证明了“中国必胜”不是一句空话。

她本来可以当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却选择了一条最苦、最危险的路,只因为她想让更多人能过上安稳日子,这种勇气,不是天生的,是从对家国的爱里生出来的。

最悲壮抗日女英雄黄美英,26岁遭日军剐刑,高呼中国必胜赴死

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再面对刺刀和酷刑,但这种“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骨气,应该一直传下去。

就像纪念馆墙上写的那样:“山河无恙,是因为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吾辈自强,才能对得起那些逝去的先烈。”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