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排行榜 2025年10月12日 19:35 2 cc

提到当代动画,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迪士尼、皮克斯的数字大片,满屏精致特效加超级英雄。

但亚当・艾略特偏不凑这个热闹,他就抱着一堆黏土捏小人,还捏出了《玛丽和麦克斯》《蜗牛回忆录》这种能戳中人心的作品。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现在影视圈都追“快产出”“大流量”,亚当这种“慢半拍”的路子,反而显得特别不一样。

黏土小人里的“局外人”:亚当的故事藏着自己的影子

亚当的动画里,主角总不是“正常人”,《玛丽和麦克斯》里有自闭症的麦克斯,《蜗牛回忆录》里有腭裂的格雷丝,还有囤积症老人萍奇。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本来想觉得他只是刻意选小众题材,后来发现这些角色里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他在专访里说,早年总觉得自己融不进环境,别人老误会他,那种“局外人”的感觉一直没散。

这种经历让他对边缘群体特别共情,他不把这些角色当“怪人”写,反而着重写他们的渴望,格雷丝想被爱,麦克斯想有朋友,这些需求跟咱们普通人没区别。

现在很多作品写边缘群体,要么过度煽情要么猎奇,亚当却能平视他们,就像在跟观众说“你看,他们跟你我一样”。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也正因如此,他的黏土小人哪怕脸上有指纹,看着也像有心跳,不是冷冰冰的模型。

而且他对剧本特别“较真”,《蜗牛回忆录》光写剧本就花了三年,没改到满意绝不碰黏土,有人说他没必要这么死磕,数字动画改起来多方便。

但亚当不这么想,他觉得故事是根,根不稳,再好看的动画也立不住,他能出好作品不是运气,是把功夫花在了最该花的地方。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R级标签和新计划:亚当的动画不只为孩子做

不过亚当的作品也遇到过麻烦,比如《蜗牛回忆录》被评了R级,有人说这动画“少儿不宜”,他倒挺坦然,说不建议太小的孩子看,因为里面的沉重概念小孩理解不了。

但这并不代表动画只能给孩子看啊,搞不清为啥总有人把动画和“儿童片”画等号,更难得的是,他在创作时特别注意边界,从不用边缘群体的苦难“消费流量”。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蜗牛回忆录》里格雷丝的原型是他朋友,他先跟人说清楚,得到同意才动笔,现在有些创作者为了博眼球,不管原型感受就乱改,对比下来,亚当的这份尊重真的很重要。

更何况,他的片子还被不少中学、大学当教材,用来教学生理解“差异”,这可比单纯赚票房有意义多了。

最近亚当又有了新动作,在赶一部公路动画的剧本,讲主角穿越澳大利亚的故事,他说喜欢公路片里“旅途见成长”的感觉,还提到想借鉴《末路狂花》《绿野仙踪》的思路。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挺期待这部新片的,毕竟他总能把普通人的故事讲得有滋有味,而且他说要在圣诞节前写完剧本,明年开工,这股子认真劲儿,跟现在有些“拍一半就烂尾”的创作比,确实靠谱。

从《玛丽和麦克斯》到没完工的公路片,亚当这么多年就没离开过黏土,也没离开过“普通人的故事”。

现在AI和数字技术把动画行业搅得挺热闹,不少人觉得手工动画要被淘汰了。

八年磨一剑!黏土大师亚当:动画的动人在“不完美”

但亚当用作品证明,动画的动人之处从来不是技术多先进,而是能不能真诚对待“人”,不管是自闭症患者,还是有腭裂的女孩,这些“不完美”的人,都值得被好好讲述。

亚当的坚持不是固执,是给动画行业留了一块有温度的地方,这种坚守,不管什么时候看都挺珍贵的。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