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乌军新战术让俄军破防?敌后联动游击队,直刺导弹系统“心脏”!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9日 13:35 3 cc

前言

深夜的库尔斯克边境,一声爆炸划破寂静,乌克兰特种部队与当地游击队联手,精准摧毁了俄军“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运输装载车和配套雷达站。

这一行动,犹如一记“手术刀式打击”,直插俄军后勤咽喉。

过去一年,乌克兰逐渐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而这次行动,更是将“敌后破袭”玩出了新高度。

乌军新战术让俄军破防?敌后联动游击队,直刺导弹系统“心脏”!

战术升级:从拦截导弹到摧毁发射链

乌克兰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并非导弹本身,而是其发射所需的支撑系统。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运输装载车负责将导弹运至发射场并完成起竖、瞄准,而1L122“Harmon”雷达则是防空系统的“眼睛”,打掉这两个环节,相当于切断了导弹从仓库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这种转变背后,是乌克兰对俄军战术的深度剖析。俄军近年来频繁使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袭击乌克兰后方城市,仅2025年6月第聂伯罗市遭袭一次,就有4枚该型导弹命中目标。乌军发现,单纯依赖防空系统拦截成本高、效果有限,而摧毁发射链能让俄军“有弹难发”。

乌军新战术让俄军破防?敌后联动游击队,直刺导弹系统“心脏”!

敌后合作:特种部队与游击队的“影子联盟”

此次行动中,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与名为“Cherna Iskra”的俄罗斯本土游击队配合默契,该组织此前多次袭击俄边境军事设施,熟悉当地地形和俄军布防规律,夜间突袭选在Ovsyannikove村附近,正是利用了游击队对俄军巡逻间隙的掌握。

类似合作并非孤例,2025年10月11日,俄别尔哥罗德州一处弹药库发生爆炸,当地抵抗组织宣称使用无人机引导乌军远程火力击中目标,这种“本土情报+专业执行”的模式,正成为乌克兰削弱俄军后方稳定的新手段。

乌军新战术让俄军破防?敌后联动游击队,直刺导弹系统“心脏”!

俄军软肋:高价值装备的防护漏洞

伊斯坎德尔-M系统虽号称俄军“王牌”,但其配套车辆和雷达站往往部署在相对靠后的区域,警戒等级低于前线基地。

乌军多次利用这一弱点:2025年9月底,俄罗斯托夫州一处S-400防空阵地遭破坏,侦察兵通过潜伏发现,雷达站周边仅靠常规巡逻防卫,未设防爆墙或电子干扰设备。

这些案例暴露了俄军后勤体系的“链条式脆弱”——一旦某个节点被突破,整个系统可能陷入瘫痪。

总结

乌克兰的“千刀万剐”战术,正一点点蚕食俄军的战略优势。从摧毁导弹发射车到联手敌后力量,每一步都精准踩在俄军的痛点上。

未来,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破袭战或将成为常态,而战场的天平,也可能因此悄然倾斜。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