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在哭,钱包在笑,你还在傻跑。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把五千人的关节拍成X光片,发现慢跑组的膝盖报废率12%,快走组只有5%,可同一批数据里,慢跑组的心脏...
2025-10-21 2
最近全球航运圈的目光都聚焦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开了一场关键会议,核心就是要定下来要不要给全球航运业搞个“碳税”框架。简单说,就是以后大船排放超标了,得交钱,这可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整个行业的强制排放限制加碳定价的规矩,一旦通过,整个航运业的游戏规则都得变。
其实早在今年4月,这个框架的草案就已经过一轮投票了,当时63个国家都投了赞成票,中国、欧盟、日本、印度这些主要玩家都在其中。反对的只有16个国家,基本都是沙特、俄罗斯这种靠卖石油吃饭的产油国。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规矩,只要有三分之二的国家赞成就能通过,从票数上看,这个框架原本胜算很大。
可就在会议开之前,美国突然来了个“极限施压”。特朗普政府直接在白宫官网挂出声明,还是国务卿、交通部长、能源部长三个大佬一起签字的,威胁意味拉满:谁要是敢支持这个碳税框架,美国就制裁谁!不仅不让对方的船进美国港口,还要多收港口费,甚至搞签证限制、制裁相关官员。
特朗普这么激动,说白了就是怕亏了自己的利益。美国既是石油出口大国,旗下的很多远洋货轮还在烧高硫燃油,这些5000吨以上的大船虽然数量不多,却占了全球海运碳排放的85%。按照估算,这个碳税框架实施后,光2028到2030年每年就要收110到120亿美元的费用,美国航运业肯定要掏不少钱。更关键的是,传统能源行业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得罪了石油巨头和老牌船东,年底大选的选票可就悬了。他还倒打一耙,说这个框架是“新殖民式输出”,可这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这个碳税框架设计得挺周到,走的是“双轨制”:一边逐年提高船舶燃料的环保标准,逼着行业升级;一边对超标排放收费,收来的钱都放进“国际海事组织净零基金”,专门帮发展中国家搞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那些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小岛国也能拿到补偿。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国家都算清了利益账,坚定站在支持阵营。
中国支持这个框架,不仅是因为环保这件事本身是对的,更因为咱们有实打实的优势。中国造船业占全球近40%的份额,早就造出了甲醇动力、氨燃料这种绿色船舶,框架通过后,咱们的船舶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肯定更强,还能参与制定行业规则。欧盟也乐意推一把,正好能借着全球规则扩大自己碳关税的影响力。日本有技术优势,印度90%的外贸都靠海运,自然也愿意支持。就连美国自己的航运企业都在“拆台”,比如马士基美国分公司,去年就订了12艘甲醇动力船,用实际行动拥抱绿色转型。
虽然美国闹得凶,但它的威胁其实很难落地。先不说要制裁63个国家根本不现实,欧盟手里还有碳关税的大棒,要是美国敢乱制裁,欧盟随时能对美国的汽车、钢铁出口下手。那些被美国威胁的小国也不是没靠山,比如菲律宾是最大的船员来源国,中国造船业能给它提供不少就业岗位;加勒比岛国依赖邮轮业,欧盟的旅游市场对它们来说也很重要,没必要一味迁就美国。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也放了话,就算美国不参与,公约也允许成员国检查甚至扣留不合规的船舶,美国想躲都躲不掉。
更有意思的是,七家国际船东协会(包括日本、新加坡、英国等)还联合发表声明,呼吁成员国“创造历史”通过这个框架,它们代表的船队总运力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这份支持分量可不轻。不过遗憾的是,在美国的强硬威胁下,会议最终没能如期通过这个框架,而是决定把表决推迟12个月。
这场博弈早就不只是环保议题那么简单了,本质上是全球产业转型的分水岭。绿色低碳是航运业的必然趋势,特朗普想靠威胁留住传统能源的红利,显然是逆势而为。虽然表决推迟了,但63国的支持阵营已经明确,国际社会对绿色航运的需求不会变。未来,谁能顺应这个浪潮,谁就能在全球航运的新规则中占据主动,而美国这种抱着旧利益不放的做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立。
相关文章
膝盖在哭,钱包在笑,你还在傻跑。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把五千人的关节拍成X光片,发现慢跑组的膝盖报废率12%,快走组只有5%,可同一批数据里,慢跑组的心脏...
2025-10-21 2
最近全球航运圈被一场会议搅得沸沸扬扬,伦敦国际海事组织开的四天大会,本来要拍板一件大事——给全球航运业定个“碳税”规矩,简单说就是以后大船排放超标就得...
2025-10-21 2
一张白纸黑字的商业所有权合同,在今天这个时代,还算数吗?闻泰科技可能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家中国公司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投入了接近三百亿的真金白银,走完...
2025-10-21 2
我总是在想,一个17岁的女孩,身体里究竟能装下多少东西?是三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还是网络上潮水般涌来的爱称与恶语?都不是。我总觉得,在全红婵小小的身体...
2025-10-21 2
当一个女人是真的动心,身体会先给出三个很明显的信号:这话别听得太玄乎,背后有生理和神经的道理在支撑。喜欢一个人,脑子和身体不是故意表演,而是自动反应—...
2025-10-21 2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一溃千里,连连败退。很快苏联军队便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当时在东京的日军高层还在纠结是否要投降。在这时刻出现了...
2025-10-21 2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ai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网友都在社交平台上玩过ai合成图片。而殊不知现在的ai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可以制作...
2025-10-21 2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正式进入农历九月,从月份来看农历九月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份,进入农历九月北方的冷空气势力明显变强,我们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尤其是...
2025-10-21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