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美海上收费战已全面打响!对美船舶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2日 09:37 2 admin

刚才浏览新闻时中美海上收费战”这一标题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4天后将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这场较量似乎正式拉开帷幕。

中美海上收费战已全面打响!对美船舶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

10月10日,北京,中国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通知,明确10月14日起开征特别港务费,针对的是美国船舶。时间点卡得很紧,规则写得很细,这件事一下成了今天的头条。

先把来龙去脉说清楚。今年4月,美国先动手,说是要“振兴本土造船业”,宣布从1月起对中资运营、中国制造的船舶收高额港口费。然后航运公司发现,一艘中型集装箱船每次靠港,多出来的费用可能要上到几百万美元。因为这个,中国这次是对等回应,目标锁定美国船舶,规则公开,照章执行。

接着看中国这边的收费表。自10月14日起,按每净吨400元起收,之后分阶段涨,到2028年预计涨到1120元/净吨。同时设了上限,同一艘船最多收5个航次;一条航线如果靠多个港口,只在首个港口缴费。结果是,既提高了成本,又避免重复收取,流程也好操作。查数据算账,一艘10万吨级的美国散货船,现在单次靠中国港口要多花约236万元,几年后可能突破660万元。再说,这样的涨幅不是小数目,航运公司立刻要重新算哪条线跑、哪种货接。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两国的底子。美国造船业这几年不行了,2023年产能只占全球很小的一块;中国造船下单多、交付也快,全球集装箱有九成多是中国造。同样,全球前十大港口里,中国占了七个,上海洋山港的装卸效率在业内一直是快的,那些走东亚—北美线的船,不是说绕就能绕。因为这个,想靠增加费用把船逼走,难度不小。

再看影响面。美国旗船在国际航线上数量不多,所以这笔费对美国旗船的直接冲击有限,但它会让美国港口代理、航运公司和货主都坐下来算细账。接着,美国那边对中资运营、中国制造船舶的加费,覆盖面更广,很多外贸航线都绕不开,这就是两边掰手腕的重点。

行业怎么应对?首先是改航线,有的船会把靠港顺序调整,把费压在一次;另外是改挂靠,有的船少靠一个中国港,转去周边港口,再用支线把货接过来;还有就是改合同,把新增成本转给托运人和收货人。结果很现实,货价可能会上去,仓库周转要改,交付周期要变,电商大促也要跟着调。同样,港口这边会出细则,代理公司要给船东出计算表,免得乱。

说到舆论和规则,航运协会和港口协会会发声,提醒各方别把操作搞乱。因为这个,中国把费率分阶段涨到2028年,其实给了企业腾挪空间,也留了谈的窗口。接着要看美国会不会扩大加费范围,比如把更多类型的船都算进去,或者加检查、加等待时间;如果那样,中国还会跟进,双方很可能继续出新条款,新费率,你来我往,再试探底线。

外界担心供应链被打散,我的看法是,要分行业看。粮食、矿石这种大宗货,船期和价格比较好调整;电子、服装、家居这些成品货,临近促销季,改线改价更敏感。因为这个,企业会更愿意要稳定规则,哪怕贵一点,也比不确定强。

还有一个细节别忽视。政策写了最多收5个航次,这意味着不是把路直接堵死,而是用次数和费率当闸门,逼着双方坐下来谈。同样,只收首港,也避免了重复收取的抱怨,执行层面好落地,海关、港口、代理都能跟上。

夜里两点,上海洋山港,海风很大,岸边的门吊一盏一盏亮着,司机在操作室里盯着屏幕,把集装箱稳稳落到拖车上;锚地外,一艘挂美国旗的货船在等靠泊通知,码头办公室里,代理把新规摊开,拿着计算器和船公司视频连线,一项一项核算。下一步,两边是继续加码费用,还是拿出可谈的方案把这笔钱变成明明白白的服务价?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