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9日 23:44 2 admin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日产汽车于11月6日发布消息,将以97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45亿元)的价格,出售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总部大楼,出售后将以租借的形式继续使用。

本次交易将由KJR Management(美国私募巨头KkrCo.旗下的日本房地产子公司)主导,预计12月份完成,敏实集团为主要出资方之一。敏实集团是一家生产汽车零件的中国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表面上看是卖大楼,实际上是一种融资行为。继续租回来使用的操作叫融资租赁,可以大幅缓解日产的现金流。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7-9月,日产在全球的总销量约77.3万辆,同比下降4.5%。其中,中国区销量约15.8万辆,同比下降8.1%;日本地区销量下降至9.8万辆,同比跌幅达到20.8%;北美地区销量约31.9万辆,同比增幅为6.7%;欧洲地区销量下降至7.2万辆,同比跌幅为10.6%;其他地区销量同比下降6.3%。

为了降低成本,日产计划全球裁员2万人(占总员工人数15%)、关闭7家工厂。

作为曾经最受欢迎的日系品牌之一,如今受到国产新能源车的剧烈冲击,日产在中国的销量也每况日下。

日产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东风股份,二者合资的东风日产,今年4月份刚刚发布了一款新车,叫N7。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截止9月份,该车型累计销量超过3.6万辆,单月最高销量超过7000辆,成为最受欢迎的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之一。

这款车型的特别之处,是“源自中国,面向世界”。日产希望这款车能扭转公司在全球市场的颓势,并和东风成立了一家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面向海外市场出口N7。

时代变了,中国从合资品牌倾销的市场,变成了合资品牌出海的生产基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背靠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东风日产,是日产重新崛起的希望。

一、东风股份在压力中转型

只不过,作为合资方,东风汽车集团近年来的经营压力也非常大。在合资品牌“跌落”后,公司的自主品牌销量并没有迅速承接,甚至在2024年出现亏损。

东风集团没有整体上市,其自主品牌部分东风股份在A股上市,以生产商用车为主。

刚刚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东风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13%至70.11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实现188.57%的大幅增长,从2024年同期的亏损1.15亿元转为盈利1.02亿元。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数据来源:iFind

表面上看是公司的经营质量得到了改善,事实上公司扣费净利润依然亏损(同比略有收窄)。

利润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补助和出售资产带来的收益,这种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的盈利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一旦政策调整或资产处置减少,公司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东风股份在2025年提出"油电并举"发展战略,计划投放18款车型,包括途逸纯电车型、搭载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全新车型以及大电量的纯电车型。然而,从当前公开信息看,这些新能源车型尚未形成有效市场竞争力。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公司刚刚发布的10月产销快报显示,新能源车前十个月总计只有1.6万辆(N7属于东风日产,东风日产属于合资公司,不属于上市部分),公司的主要产品依然以燃油车尤其是轻型货车为主。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由此可见,公司面向新能源车的转型,并不顺利。

二、捉襟见肘的现金流

结合公司历年财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总体欠佳。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数据来源:iFind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8亿元,虽较2024年同期的-23.14亿元大幅改善88.85%,但仍为负值,表明主公司核心务回款不佳。

当然了,这种情况在商用车行业具有一定普遍性,只不过东风股份的改善幅度远低于部分同行(如福田汽车表现较好,中国重汽表现较差)。

和现金流相辅相成的指标,是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数据来源:iFind

三季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为32.25亿元,虽较上年同期的36.38亿元下降11.34%,但应收账款/利润比率高达11058.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应收账款的高企,容易导致巨额的坏账,从而进一步吞噬公司的利润。

三、商用车的未来

星空君常说,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国内卷不动,就去海外卷。

曾经的日系车巨头卖掉总部大楼,中国合作伙伴面临转型危机

2025年,中国商用车出口市场增长显著,上半年出口50.1万辆,同比增长10.5%。

但东风股份在出口业务方面表现平平,2024年全年出口销量仅2万辆,2025年13.1万辆的销量目标中,未明确具体的出口数量。相比之下,集团其他子公司的新能源车型(如纳米01)已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突破,出口超1.2万辆,东风股份的出口业务未能充分参与集团全球化战略。

在乘用车大规模转向新能源车的时候,新能源商用车成为行业最大亮点,纯电动轻卡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1-9月累计销售约11.3万辆,市场份额约为92.55% 15 。市场呈现明显的"三足鼎立"格局——燃油、燃气、新能源并存,但新能源渗透率正加速提升。

东风股份虽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目前看效果并不明显。

结合公司之前发布的车型数据(途逸纯电子品牌),其新能源车型技术参数(如续航里程)未达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要求,可能无法享受政策红利,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

作为东风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东风股份近期的发展似乎被集团边缘化。东风集团2025年提出整体销量重回300万辆台阶,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00万辆,海外出口目标50万辆。然而,东风集团将新能源资源集中于高端品牌(岚图、猛士)和乘用车领域,而东风股份作为商用车(货车为主)平台,未被纳入核心资源池。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