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9日 15:35 2 admin

邢台,古都千年却难翻身,节点城市困在旧路里

这地方确实让人感觉有点特别,它是一座三千五百年的老城,从商朝开始就成为都城,后来又成为五个朝代的古都,李世民、魏征和郭守敬这些人物都在这里生活过,成语“破釜沉舟”和“胡服骑射”也跟这个地方有关系,但你打开地图去找邢台,却需要费点力气,它的GDP在河北排在倒数位置,只是一个四线城市,大家都不觉得它有多重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现在好像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这个地方的位置其实很关键,北边离石家庄不到两个小时车程,到北京也就四个小时,高铁和高速都通了,机场也不少,说是“半小时就能上飞机,三小时就能到海边”,听起来真不错,可是交通再好也没用,人来了又走,没留下什么产业,经济也没带动起来,洛阳和开封以前跟它差不多,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企业也多了,邢台还在原地踏步,不是路不通,是路通了人家也不愿意留下来。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这个产业的基础其实不错,全国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就在这儿,羊绒和方便面也一直是它的强项,冀中能源、邢钢都是规模很大的企业,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也在做,但问题在于,产品能卖得出去,品牌却没能打出来,别人提到光伏就会想到隆基、通威,说到羊绒就联想到鄂尔多斯,而邢台的产品大多处在产业链的底层,赚的是辛苦钱,没有溢价空间,也没有存在感,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把实力转化为品牌效应。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旅游资源确实不少,西边有天河山和崆山白云洞这样的自然景观,东边有发展农业小镇的尝试,整个地区分布着六十多处景区,当地政府也提出“一城两翼”的规划思路,但游客来了却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重点该看什么,郭守敬作为天文领域的大家,宋璟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可他们的故事目前只停留在石碑刻字上,没有转化为电影、游戏或者实景演出这类更生动的形式,西安凭借大唐不夜城吸引了大量游客,洛阳依靠牡丹节积累了人气,而邢台还在沿用收门票的传统方式,这些资源虽然数量多,却没有串联成一条有吸引力的主线,导致游客即便来过,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人才方面的问题更让人发愁,全市只有两所本科学校,一所是邢台学院,另一所是医专,没有双一流高校,也没有重点学科,年轻人考上大学以后,多数选择去外地发展,本地很难留住人,2024年河北扩大招生规模,邢台连一个新专业都没有增加,文化名城的名号却配上教育这块短板,这件事显得很矛盾,让一个大学生数量不多的城市去推动创新、打造品牌,难度确实很大。

被划进石家庄都市圈听起来是件好事,实际上交通连接上了,产业却没有转移过来,政策也没有倾斜,财政支持也没增加,雄安新区发展起来后,河北重新调整布局,邢台这个十字路口反而显得更边缘了,通用机场有很多,可以尝试发展低空经济,比如短途货运和空中旅游,但没人提出这个想法,也没人敢去尝试,晋城靠着古建保护和文旅成功找到了出路,邢台却还在等待上面的指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敢行动,担心会出错。

河北“倒退”明显城市,曾是华北第一座城市,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我总觉得邢台的问题不在于资源,而在于思路,它太习惯当历史背景板,忘了自己也能做主角,人家洛阳靠着唐文化翻了身,开封借着宋文化拉来流量,邢台的商周故事、汉唐往事、名人传说和成语典故,随便拿一个都能做出文章,可它总想着我们以前多厉害,却不想我们现在该怎么活下去,路修通了,货发出去了,人却没有留下来,这不是运气差,是没找准自己的角色。

这个地方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把历史事件改编成现代人爱听的故事,把地方产业打造成有辨识度的品牌,把旅游项目做成可以亲身参与的活动,这些事不能光靠花钱,得多动脑筋想办法,也别总等着上面给政策,自己先动手做起来,哪怕从小事情开始干,比如把魏征的事迹拍成短视频放上网,把郭守敬的天文台改造成家长能带孩子边玩边学的基地,一步一步来,总比一直拖着强,不然再过十年,这地方还是那个在地图上都难找到的老城区。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