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21日 02:36 4 cc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台海地区的紧张氛围持续升温。

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及周边海域、空域的常态化巡航已成常态,战机、战舰与台湾本岛的距离不断拉近。在这种情况下,台防务部门神经持续紧绷,密集展开一系列所谓“彰显实力”的军事演习,试图通过炮火声传递强硬信号。

日前,澎湖列岛的军事训练场上传来密集炮火,台军年度“镇疆操演”实弹演习在此拉开帷幕,演习现场,M60A3坦克集群轰鸣着驶入预设阵地,履带卷起漫天尘土;155毫米榴弹炮依次排开,发射时的巨响震彻旷野;数架微型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模拟战场侦察与目标指引。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演习专门设置105毫米榴炮直接瞄准射击课目,操作人员以海上浮标为假想目标完成连续射击,其模拟打击解放军登陆舰队的意图不言而喻。

澎湖军演

按照台军的作战设想,这场演习模拟的是极端场景——当台军部署的反舰导弹阵地被摧毁后,利用滩头火炮对付逼近的解放军军舰,通过近距离密集扫射“扭转战局”。

台防务部门发言人在演习后宣称,这一行动是为了“展示滩头防御的最后抵抗能力”,但这种设想在两岸实力悬殊的现实面前,更像是自欺欺人的空谈。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选择在澎湖举行针对性演习,源于其特殊的战略位置,这个由64个岛屿组成的群岛,距离大陆最近处不足160公里,恰好位于台湾本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要冲,被台军称为“台湾西部门户”和“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澎湖驻军规模约8000人,编制涵盖装骑营、战车营、机械化步兵营、混合炮兵群等多个兵种,辅以两栖侦察营和空军雷达部队,形成了一个攻防要素齐全的“微缩军事堡垒”。

台军退役将领栗正杰在政论节目中直言,从历史维度看,“澎湖失守则台湾不保”,明清以来的多次台海战事都印证了这一规律。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但他同时点出,澎湖地势平坦开阔,缺乏天然屏障,这种地形在现代化远程打击武器面前,无异于“量身定做的靶场”。台军将M60A3坦克、大口径榴弹炮等重型装备直接部署在地表阵地,一旦冲突爆发,只会成为远程火力打击的活靶子。

漏水木桶上的“补丁防御”

所以为强化澎湖防御,台军近年来不断加码军事部署。除了现有装备,台防务部门已敲定计划,将向澎湖增派“海马斯”多管火箭炮连,预计2026年前完成部署。

台军宣称,“海马斯”的机动性能和射程可“弥补传统火炮的不足”,但军事观察人士指出,这种补充更像是在漏水的木桶上打补丁——“海马斯”虽具备机动优势,但在卫星侦察和精准打击面前,其隐蔽性难以保证,且单靠一两件装备无法改变整体防御劣势。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事实上,台军在澎湖的防御部署早已超出常规范畴,除了地面部队,台军还在马公港部署了岸基反舰导弹阵地,在东吉岛等外围岛屿设置雷达站和观通哨所,试图构建“多层次预警防御体系”。

但这些设施大多建成于上世纪末,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且位置早已暴露在解放军的侦察体系之下。有卫星影像显示,台军部署在澎湖的部分火炮阵地甚至未配备地下掩体,装备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中,战时生存能力堪忧。

更值得注意的是,台军近期还在澎湖开展“后备军人动员演练”,组织当地后备人员进行步枪射击、防空袭疏散等科目训练,宣称要打造“全民防御体系”。但数据显示,台军后备人员年均训练时间不足15天,多数人缺乏现代化战争认知,这种“应急式训练”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体系对抗

与台军的“阵地防御思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军早已建成完整的现代化作战体系,其作战能力已实现从“近战对决”到“超视距决胜”的跨越。在远程火力打击领域,PHL-191型远程火箭炮是标志性装备之一,该型装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不同口径火箭弹,射程覆盖70至500公里,命中精度达到米级,堪比短程导弹。

这意味着解放军的火力可全面覆盖台海全域,台军的登陆舰艇在离港阶段就可能被锁定,滩头防御体系在登陆行动发起前就可能被摧毁。

空中优势的争夺更是解放军的核心战力之一,歼-20隐身战机可凭借隐身性能突破防空体系,在超视距距离上夺取制空权;歼-16多用途战机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群则能实施低空突防,对滩头装甲目标进行精准猎杀。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有军事模拟数据显示,在冲突爆发后的数小时内,解放军即可实现台海区域的制空权掌控,届时台军的坦克、火炮等地面装备将完全暴露在空中打击之下。

两栖登陆能力的提升更让立体作战成为现实,075型两栖攻击舰被称为“准航母”,可搭载30余架直升机和数艘气垫登陆艇,实现“空中突击+水面登陆”同步推进;071型船坞登陆舰则能搭载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通过气垫登陆艇快速抢滩。

这种多维度登陆方式,意味着解放军无需局限于传统滩头,可从台军防御薄弱的多个方向同时突破,让其“线性防御”彻底失效。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更改变了传统作战模式,解放军的“翼龙”“彩虹”系列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可长时间在战场上空盘旋,发现目标后立即实施精准打击;无人艇可在近海执行侦察、布雷、反舰等任务;水下潜航器则能探测水下障碍与潜艇活动。这些装备形成的“无人作战体系”,让台军的传统防御手段防不胜防。

“降维打击逻辑”

并且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一兵种、单一装备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核心在于“体系破击”——通过摧毁对方的指挥、通信、预警等关键节点,让整个防御体系陷入瘫痪。按照这种作战逻辑,若台海冲突爆发,解放军的行动将遵循清晰的战术链条。

冲突初期,电子战部队将率先行动,通过电子干扰压制台军的雷达、通信系统,使其指挥中心与作战单元失去联系,雷达屏幕变成“睁眼瞎”。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紧接着,东风系列弹道导弹、长剑系列巡航导弹将实施“点穴式打击”,精准摧毁台军的机场跑道、导弹阵地、指挥中枢、弹药库等关键设施。卫星影像曾显示,解放军在演习中曾用导弹精准命中模拟机场跑道的目标,形成可阻断起降的弹坑群。

在关键节点被摧毁后,远程火箭炮与战机将展开多波次火力覆盖,清除残存的防御工事与重型装备。此时台军即便有零星火炮能够开火,也难以形成有效火力网,反而会因暴露位置遭到精准反制。最后,两栖登陆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实施立体登陆,完成对战略要地的控制——整个过程中,解放军甚至无需与台军进行近距离交火,就能实现作战目标。

这种作战模式的代差,远非台军通过几场演习就能弥补。有台媒援引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称,台军即便动员45万兵力,也无法抵御解放军的体系化打击,所谓“登陆难度远超诺曼底”的说法,完全忽视了解放军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提升。正如军事专家所言:“当你还在准备刺刀见红时,敌人已经在用精确制导武器解决问题了。”

台海传出炮火声!台坦克榴弹炮集结调动,真敢对解放军开第一枪?

小结

台军在澎湖的实弹演习,本质上是一场缺乏现实基础的“表演式威慑”,在两岸军力差距持续扩大的背景下,这种充满挑衅意味的举动,除了加剧台海紧张局势,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防御效果。当前,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在于“台独”势力的冒险行径与外部势力的干涉,任何试图以军事手段“以武拒统”的想法,最终都将被现实击碎。

本文信源:

1. 环球网:《台军在澎湖搞实弹演习,模拟打击解放军登陆舰队》https://m.huanqiu.com/article/4P1L0X7aGzF

2. 央视军事:《解读解放军现代化作战体系:体系破击决胜未来战场》https://military.cctv.com/2025/09/15/ARTI8ZJx5a7vGzL2H9kM123456.shtml

3. 参考消息:《台退将:澎湖是台湾门户,但地势平坦无险可守》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251018/2521544.shtml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