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热点资讯 2025年08月29日 15:35 5 cc

听说有个老人叫萧家福,病退以后突然就想回故乡——可是重庆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模样。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1943年那会儿,萧家福只有16岁。抗战越打越紧,“壮丁”在重庆农村根本不算罕见。士兵直接从鱼洞仁厚乡村里带走人,没有商量机会,他被扔到卡车上,拉去军营。家里本来种地,不富裕,村里少年出来当兵也不少。萧家福最开始负责部队后勤——挑东西、送物资,都得自己扛。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豫湘桂战役爆发后,他被调去贵州前线。独山战役,“伤员太多,现场急救全靠绷带和纱布撑着”。不少人明明还能坚持但感染了伤口,没等到撤下,就再也没回来。1945年,日本投降消息传到部队,兵们以为可以回家,“没想到换成另外一场仗”。国共内战起,萧家福和一群老兵,从重庆撤到南京,再往南跑。贵州、云南都转过,最后1949年退到台湾。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刚到台湾那几年,谁都不容易。萧家福说,他去装甲部队,因为听别人讲:“驻金门能离家近一点”。不过想回去,基本不可能。结了婚,养了五个孩子,生活穷得紧。老婆后来扔下萧家福走了,他只能自己带娃。“白天工厂,晚上做饭,什么活都干。70岁,还在外面找零工”。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到76岁摔伤腿,实在干不动了,被子女劝着在家休息。台湾地区1987年才开放回大陆探亲,老兵几乎一窝蜂往回跑。但萧家福看着家里,“信一封封寄来,说父亲1950年代就不在了,母亲也没等到他,那时候他最小的女儿才4岁,每天起早贪黑,全靠自己养着,就这么错过了。”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岁数越大,越放不下。2018年他只记得重庆鱼洞仁厚乡。女儿萧慧蓉帮着联系内地寻亲栏目,“这才找着侄子肖邦华”。节目组一起“安排行程,专门下重庆江北机场”。飞机落地那天,萧家福觉得“机场太大,楼房太高,车太多,还以为没离开台北。”直到认亲戚喊他的名字,才缓过神。

“重庆这些年,真是认不出来!”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回老家鱼洞仁厚乡,屋子塌了,只剩下一棵老树。他拿手摸着树皮,站了半天。说:“小时候光脚跟伙伴爬树玩,后来一次都没回来没想到树还在”亲戚领着他去给母亲上坟,他坚持要自己走过去,谁劝都拦不住。点香、摆纸钱,坐地上发了会呆。父亲的坟远在山头,没爬上去,身子骨不行。

村口还有几个老人,表舅刘仁贵叫起他小名“金元”,聊点旧事,他只觉得熟,记不清楚细节。家里一合影,总算一大家子拍全——侄子、外甥、孙子,围一圈。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回到台湾后,萧家福像哪事都变了,和邻居摆重庆的事,说到老家菜还嘴馋。“2018年那一次——总算让他这心里事结了。”

“上百万乡下人,当年跟着部队跑去台湾,一辈子都回不来,大家都觉得过得苦,但又不觉得自己特别。”

隔着几十年没见面的家人,想起谁走了、谁还能遇见,反反复复。“两岸分开这些年,多少家庭就各自过,各种搬家,各种散。”其实很多人家像他这样,出来当兵,留在台湾,离大陆越来越远。老一代习惯了。后来允许老人回一趟,被认出来的,不少都哭成一团。

“萧家福比别人晚30年才回,纯粹是家里拉扯不开,每天赚那点钱先保证娃能吃上饭。”认亲节目问起这些,他只说自己是普通人,“想家,没机会回来,后来小女儿大了,儿女说要帮他回一趟。”

重庆现在GDP都是万亿级了,机场排全国前列。老人记忆还停在四十年代。那会只有土路和小飞机场,江北机场一下子把他看傻了。

老萧回乡,“有遗憾,也算舒服”。他说自己就是个普通老头,没做过大事。从头到尾只是想见一见家乡,吃顿土鸡炖洋芋。

台湾92岁老兵回重庆祭祖,下飞机后却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