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北京贺电刚到,郑丽文立刻回信,却少了最关键的4个字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1日 20:35 3 cc

收到北京贺电后,郑丽文当日就回电致谢,“九二共识”提了,“反对台独”也提了,偏偏最关键的4个字没了。

嗨,大家好,我是晓今。

10月18号,中国国民党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一位敢说“我是中国人”的新主席上任了——郑丽文。这是国民党史上第二位由党员投票选出的女性主席。

隔天,北京发来贺电,开门见山写着“推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可郑丽文的回电,却没提“国家统一”这4个字。

这是避锋芒还是另有玄机?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绿转蓝”的国民党新主席。

郑丽文的“我是中国人”,是真心还是假意?

北京贺电刚到,郑丽文立刻回信,却少了最关键的4个字

北京发送贺电,不是第一次。2021年朱立伦当选时,也收到一封,不过语气谨慎得多,话里有“情势严峻”“共识基础”等防备。

但这次不一样,北京的措辞明显升温了,不仅友善,还主动提到“推进国家统一”。这等于在说:“只要你敢接球,我们就准备重新开场。”

然而郑丽文接球的方式,是轻轻拍了下,没传回去。

她在回电里说“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态度亲切,并没有设防线。而且,此前她还曾高喊自己是中国人,很是罕见。

那为啥在回电中,就是没有回应咱们的关切呢?

熟悉岛内政治的朋友都知道,“统一”这词非常敏感。今年2月岛内有民调显示,只有13.3%的成年人表示“愿意统一”。

郑丽文,这个在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手,她会不清楚这个民意吗?她太清楚了。如果她刚当选,就在回电里高调附和,那等于是在自己身上浇满汽油,然后给民进党递上一个打火机。

对想要重塑国民党形象的郑丽文来说,这4个字太沉重了。

咱再看国民党自己的处境。国民党现在是什么?是一个选举表现疲软、快被年轻人抛弃的“百年老店”。

看这次党主席的选举数据就知道了,民调显示,在国民党支持者中,28.6%选择郑丽文、21.2%选择郝龙斌。而在一般大众中,郝龙斌以24.2%领先、郑丽文14.1%。

可见,她在党内呼声高,但在全体选民中并非第一。党内支持她的,有传统蓝营、军系、年轻改革派;但在社会上,她还没建立起可信任的新蓝形象。

这就是她的两难:说重了,“被红”;说轻了,“被空”。所以她选择中间路线,先示温,再观察。

毕竟,她面对的不只是大陆,还有那群被民进党“教育”多年的年轻选民。而现在的岛内政治,选票就是命。一句话说错,就可能全盘皆输。

郑丽文面临的两大关卡

北京贺电刚到,郑丽文立刻回信,却少了最关键的4个字

说白了,郑丽文这次当选,就像战场换将,台上热闹,台下刀光剑影。目前,至少有两大关卡,正堵在她面前。

第一个关卡,是党内。

国民党作为百年老人政党,辈分就是权力。年轻主席要整合一堆老大哥,难度堪比让几代人共用一个麦克风。谁都想唱主旋律,但谁都不愿当和声。

郑丽文的胜出,靠的是她敢喊“我是中国人”的魄力,也靠了“战斗蓝”的情绪动员。一堆铁蓝支持者、退役军人、深蓝网红都在她身后吶喊,气势确实打出来了。

但问题是,这股力量能不能化为长期支持?能不能让国民党不只是“喊得响”,而是“走得稳”?这就要看她怎么摆平各派了。

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什么军系、地方派、青年派、蓝白合作派……光平衡利益,就够她头疼。她必须提出新路线,要有年轻化的议题,有清晰的定位,还要有赢得中间选民的策略。

如果做不到,国民党就会继续在“传统蓝”的泥潭里打转,选战一场场输下去。

第二个关卡,是党外。

郑丽文上台,民进党的心情一定是忧喜参半。

“喜”的是,蓝营内部“蓝蓝合”都搞不定,只要民进党随便丢几个议题,就能扩大蓝营内部分歧,坐看他们内斗。

但“忧”的是,郑丽文这个人,太不一样了。她出身民进党,非常清楚民进党的打法!她知道怎么打网络战,怎么煽动情绪,怎么抓年轻人眼球。这是那些老派国民党完全学不会的。

未来,绿营有“民主小草”,蓝营也可能搞出“青年战队”。郑丽文这个最懂民进党的敌人,绝对会给绿营带来巨大压力。

所以,民进党一定会把她当成“头号公敌”。接下来,咱们可以预见,绿营的网军、侧翼、党营媒体,一定会发动总攻击,抹黑、抹红、抹黄。

而所有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都将汇聚到接下来第一场硬仗——2026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

这场选举,说白了,就是分大饼。分得好,党内服气,蓝白欢喜,她党主席的位置就能坐得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分不好,派系反噬,蓝蓝分裂,蓝白不合,那就可能是连滚带爬、扛责下台。

一句话,她的时间不多了。

国民党未来走向

北京贺电刚到,郑丽文立刻回信,却少了最关键的4个字

现在的问题是,国民党接下来会往哪走?从她的政见看,她想三路并进:对内改革、对外扩张、对岸定调。

首先是党内。郑丽文喊出“世代交替”,要让年轻世代上位,这是第一步。她要重塑国民党形象,不只是老蓝,不只是怀旧,而是能“接地气、懂网络、敢改革”。

在选战层面,她必须扩大票源。既要巩固深蓝,又要争取中间选民、绿营边缘票。在组织层面,她得让党更透明、更公开,让年轻人愿意加入。

但最核心的,还是对岸立场。

她喊“我是中国人”,被认为是“最统”的候选人。但她的“统”,是有前提的。她的论述是“两岸同属一中、‘中华民国宪法’是一中宪法”。

翻译一下:她承认“一中”,但她要的是“宪法一中”。她要的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大力推动对话,甚至延续“连战路线”,搞两党领导人对话。这既是岛内能接受的说法,也给大陆留下了对话空间。

而且,她还定了三条原则:第一,不让台岛成为麻烦制造者;第二,不让台岛沦为地缘牺牲品;第三,国民党要当和平缔造者。

这套组合拳,打得非常刁钻。那么,从咱们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中美博弈正进入最激烈阶段,台岛的未来其实越来越清晰。而在岛内,能让统一成本下降的,不是口号,而是认同。

我们要团结的,是那些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炎黄子孙的岛内同胞。不是跟“台独”政客对吵,而是让更多人愿意站在民族这一边。

这一点,从数据就能看出来。最新“双十民调”中,有72.8%的人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只有32.8%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换句话说,民族认同在,国家认同弱。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关键,是从“民族”走向“国家”,从“文化”走向“政治”。

这条路,不可能靠网红带动,也不是单靠喊口号能成的,得有人、有组织、有路线地去推动。而郑丽文,恰好可能是那个突破口。

她的胜选,不只是国民党的权力更替,更像是一次“认同回流”的开始。她能不能把“我是中国人”从一句口号,变成一股社会力量?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然,还是那句话,听其言观其行,只要心向中华,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就可以谈许多事。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