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特朗普对日本施压之际,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进口,美火速派美财长到日本要一个交代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1日 17:42 4 admin

根据环球网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公告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不久后,美国财长贝森特抵日,开启上任后首次访日行程。这两件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将中日、美日关系推到了新的博弈节点。

中国此次恢复进口并非无条件的“松口”。根据海关总署公告,只有符合中方标准的部分日本水产品被允许进入市场,更关键的是,日方企业需提交一系列证明材料,证明产品“健康无害”,且中方明确表示,后续将强化监管,一旦发现风险会立即限制进口。这一举措的核心逻辑很明确:保障国内消费者安全是底线,任何合作都不能突破这一红线。

特朗普对日本施压之际,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进口,美火速派美财长到日本要一个交代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能拿到这张“入场券”并不容易。水产产业对日本有多重要?作为出口支柱,日本每年水产品出口额占农业总出口的40%以上,中国曾是日本水产品最大出口市场,但受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影响,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让日本水产行业遭受重创。更紧迫的是,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大棒已近在眼前:若8月1日前美日贸易谈判无进展,日本将面临25%的“对等关税”,叠加美国现有的10%普遍关税及钢铁、铝等产品的额外关税,日本出口经济将再遭重创。

日本政府不是没想过其他办法。过去日本积极推动美日贸易谈判,试图通过扩大农产品、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换取关税减免。但现实很骨感:美国根本不买账。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不急于达成协议”,甚至放话“可能按信中内容对日本采取行动”。所谓“信中内容”,是指特朗普此前暗示要对日本加征关税的信函。更让日本难受的是,美国不仅不谈关税,还把谈判重点转向了中日关系、台海、东海等敏感议题——说白了,美国想用关税当筹码,逼日本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这时候,中国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的消息,对日本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虽然中国设了条件,但至少打开了一个口子,让日本水产企业看到了恢复对华出口的希望。

特朗普对日本施压之际,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进口,美火速派美财长到日本要一个交代

石破茂(资料图)

但日本没料到,中国的举动会让美国坐不住。表面上看,贝森特此行是为修复美日关系,但实际议程里根本没提关税——这让日本有些尴尬。美国的态度很明确:既然日本能和中国谈成合作,那就要在其他地方“补偿”美国。更有美国媒体直接点破,说贝森特访日是要“看看石破茂能为美日关系做到哪一步”。

更现实的问题是,日本内部的政治压力也不小,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目前勉强维持在45%左右。如果为了保住美国市场而在中美之间过度倾斜,可能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但如果完全拒绝美国要求,又可能被批评为“不顾日美同盟”。这种两难处境,让石破茂政府在行动上格外谨慎——既要及时回应中国的进口准入,又要避免过度刺激美国。

从中国的角度看,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是基于科学评估和市场需求的正常决策。中方多次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是首要原则”,所有准入产品都经过了严格检测。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也给日本传递了“合作需有条件”的明确信号: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反制;而遵守规则、保障安全的合作,则能实现双赢。

特朗普对日本施压之际,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进口,美火速派美财长到日本要一个交代

石破茂(资料图)

现在的问题是,日本能否在这场“平衡术”中找到出路?短期内,恢复对华水产品出口能暂时缓解日本的经济压力,但要真正摆脱困境,还需要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更务实——与其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如聚焦自身产业发展,拓展多元市场。毕竟,无论是美国的关税大棒,还是中国的市场准入,本质上都是外部因素;日本经济的长期稳定,最终还是要靠内生动力。

回到贝森特访日这件事,美国的目的其实很清楚:通过施压日本,在中美博弈中获得更多筹码。但历史经验表明,靠施压迫使盟友选边站的做法,最终往往会适得其反。对日本来说,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处理好与中美两国的关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严峻的考验。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