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20:35 1 admin

当某一个商品在网上火了之后,就会有很多人去排队抢购。

这时候,就有了黄牛的身影。

比如黄牛200元代买鸡排哥6元的鸡排,又或者加价出售胖东来商品。

这事儿听着荒唐,可在黄牛眼里,这些高人气就是钱。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就像演唱会门票,“见过他”“吃过他的鸡排”成了能加价出售的体验。

现在的黄牛早不是过去只倒票的“倒爷”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还在街头倒电影票、邮票;

21世纪初抢春运火车票、医院专家号;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到了互联网时代,直接用上抢票软件,普通人买票要10-30秒,他们几秒就能搞定,速度是手速的30倍以上,甚至能垄断80%的热门票源,抢票前就敢在二手平台挂出转售信息。​

更绝的是,他们还懂“追流量”。不管是网红餐厅排位、热门景区预约,还是潮玩盲盒、新款手机,只要能成为大家晒朋友圈的“谈资”,就有黄牛囤货加价。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比如年轻人喜欢的Labubu盲盒,材料成本不高,却被炒到“万元难求”,社交平台还传“二次元一面墙,北京一套房”。

可这种热度很脆弱,今年9月部分Labubu二手价跌了40%,隐藏款从万元跌到三位数,连泡泡玛特股价半个月都跌了15%。

说白了,黄牛炒起来的热度,也能轻易砸了品牌的盘。​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其实以前经济学家还觉得,黄牛能帮市场找到合理价格,让愿意多花钱的人买到东西。

可现在的黄牛靠“技术和流量”掌握了话语权,甚至能定义“什么值得买”。

比如演唱会门票不加价就显得“没人气”,网红店没黄牛倒卖就“不值得去”。

这种玩法,早不是简单的供需调节,而是把“流量”变成了收割消费者的工具。​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全球打响“反黄牛战”

黄牛的“技术流”操作,早成了全球难题。

BBC都把反黄牛比作“军备竞赛”——阿森纳一年取消3万次可疑购票申请,切尔西阻止35万次电脑程式购票,利物浦关了10万个假账号,可还是防不住。

今年6月绿洲乐队演唱会预售,仅限少数歌迷购买,结果门票很快在转售平台卖成原价的40倍,黄牛甚至从海外雇人,用非法软件和假身份批量抢票。​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各国也开始出狠招。英国首相斯塔默把“限制门票转售价”写进竞选承诺;

韩国2024年修订《演出法》,用抢票软件倒票最高判一年刑、罚1000万韩元(约5万人民币);

台湾省更严,超原价转售罚10-50倍票价,用科技工具抢票最高判3年刑、罚300万新台币(约70万人民币)。​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大陆也有措施,2023年起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要实名购票、实名入场,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一张票。

还能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追责,倒卖票证最高拘留15天,非法用抢票软件可能判7年刑。​

可最着急的还是品牌方。毕竟门票、潮玩被黄牛垄断,不仅粉丝买不到,长期还会消耗品牌好感。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泡泡玛特今年8月把产能扩到去年的10倍,想靠增加供给压价;

泰勒・斯威夫特搞粉丝验证、分阶段售票;

韩国明星IU给官方粉丝优先购票权,还搞“暗行御史制度”,粉丝买黄牛票就永久开除粉丝俱乐部,今年就有粉丝因找朋友代买被拒入场。​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但这些办法也有漏洞。实名制、抽签制增加了品牌成本,反而可能让黄牛票更贵;

有的黄牛用几万个假身份先占座,高价卖出后再释放票源抢回来;

甚至利用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差异,跨境倒票。

比如台湾地区出转售新规后,票源反而集中到了大陆的黄牛手上。​

当代黄牛有多狂?6元鸡排炒到200元,流量成摇钱树,全球下场围剿

说到底,黄牛就像“市场寄生者”,只要有流量、有供需缺口,就会钻空子。

现在这场“猫鼠游戏”还没结束,要真正管住他们,不光要法律严、技术强,更得让“流量”回归理性。

毕竟靠炒作起来的热度,终究撑不起长久的市场。​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