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排行榜 2025年08月29日 13:38 4 cc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飞机刚落地北京,一批批日本游客就拖着比普通行李箱大一圈的箱子出了机场。

没人问天安门几点升旗,也没人打听哪的烤鸭最正宗,反而直奔同仁堂、永安堂这些老药铺。

北京当地的导游小李说,最近接的日本团几乎都这样,行程表上“故宫”“长城”的字样被划掉。

换成了“张一元茶叶店”“潘家园古玩市场”。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连集合时间都卡得特别死,好像这些日本人来到北京之外就没别的事一样全是来购物的,并且他们的时间还都特别赶,就像是上赶着完成任务一样。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茶叶和中药

他们里有人手里攥着写满汉字的清单,到了药铺就指着“当归”“黄芪”比划,店员哪怕普通话不标准,用手示意分量也能快速成交。

而有人则直奔茶叶柜台,张一元的龙井、吴裕泰的茉莉花茶是热门款,一买就是好几斤,用真空袋仔细包好塞进箱子,嘴里还念叨“比在日本买便宜一半”。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由此可见,他们这是准备真人当代购啊。

这些游客像提前做过攻略,知道北京的老字号靠谱,本土稀缺的草药、茶叶在这儿能一次买够。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因为这些东西在他们这些日本人眼里看来那真是又便宜又实惠。

毕竟中国和日本的差价都足够他们这一来一回的飞机票了。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古玩市场里的“捡漏人”

其实不仅仅中药和茶叶是日本人眼里的热销款,就连咱们的古玩市场他们也想给“侵占”了。

在潘家园的早市上,总能看到日本游客蹲在摊位前翻东西。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他们倒也不看那些标价几万的“古董”,就专挑用旧报纸包着的小瓷器,明清时期的瓷碗、小摆件,几十块钱一个也能讨价还价半天。

有摊主说,这些日本人懂行,知道哪些是老物件,虽然不贵重,但带回日本摆在书房,既有“中国味儿”,又不算负担。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甚至有的人在遇到这种东西之后,还想多拿几个回去给别人当礼物呢。

毕竟这种东西在他们看来也不算贵,但是带出去却倍儿有面子。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有次一个日本游客花50块买了个清代的小瓷瓶,高兴地跟同行的人说“在大阪的古玩店至少卖三千日元”。

这些日本人倒也不追求多稀罕的宝贝,更在意“实用又划算”,就像普通人逛街买打折商品,只是把目光放在了这些带着历史感的小物件上。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高仿包”成香饽饽

除了那些充满国风的秀水街的商铺里,日本游客围着挂满高仿奢侈品的货架挑挑拣拣。

LV的钱包、香奈儿的手袋,虽然知道是仿品,但几十块钱的价格让他们很动心。

有人一次买五六个,说“回去给同事当伴手礼,大家都知道是玩闹,没人较真真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当地的店主们其实也早就摸透了他们的心思,见日本人来就用简单的日语说“便宜,好看”,还会主动帮忙装成礼品袋。

有个常来的日本游客说,日本的正品太贵,这些仿品样子新潮,日常用着不心疼,带回去既体面又省钱,比买特产更受欢迎。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超市里的“特产大战”

像潘家园这种古玩市场,他们都能够去,这就足以说明他们对咱们中国的东西有着极大的好奇心。

所以在超市里面的北京特产区自然也会成为他们的主攻地。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京八件、糖炒栗子、全聚德的真空烤鸭,只要是能带走的北京小吃,他们都往购物车里塞。

毕竟咱们中国的美食博大健身这些日本人肯定也会为咱们中国的美食给折服。

有个阿姨一边装麻花一边笑,说孙子在日本总念叨“北京的糖炒栗子甜”,这次要多带几袋。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他们买这些东西不犹豫,也不还价,结账时收银员扫码都忙不过来。

有人说,这些特产在日本的中国超市要么没有,要么价格翻几倍,趁这趟机会“补满一年的货”。

连最普通的果脯,他们都要每种口味来一包,好像要把北京的味道全装进箱子里。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顺便“考察”学校的家长们

其实除了去购物之外,行程里偶尔会加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有些家长会参观北京的日本学校。

有些带孩子的家长,会趁购物间隙去学校门口转一转,跟保安打听入学条件、课程安排。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有个妈妈说,打算让孩子以后来北京读书,这次顺便“踩点”,看环境合不合适。

这些家长不像专门的考察团,更像是“顺便办事”,看完学校就匆匆赶回购物队伍,生怕耽误了买东西。

对他们来说,这趟北京行既是“采购之旅”,也藏着对未来的小规划。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结语

说白了这些日本人到北京之后根本不像是旅游,更像“跨境补货”

把这些事串起来看,这群日本游客哪是来旅游的,更像是来“跨境补货”。

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些日本人来北京购物能够带动当地提高一些收入。

但是日本人也算得明白,往返机票钱,加上买东西的开销,比在日本买这些东西还划算。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草药、茶叶是日常刚需,古玩、仿品是“锦上添花”,特产是给家人的心意,一趟下来,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回去拆开箱子就像“开盲盒”,全是实用的宝贝。

当然了北京的商家们也乐在其中,药铺的草药销量涨了,茶店的新茶不够卖,连潘家园的摊主都学了几句日语。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旅行,其实是一场默契的各取所需。

日本游客带回去满箱的“北京货”,北京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谁也没把“逛景点”当必需,反而把日子过得很实在。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说到底,旅游不一定非得看风景,能买到心头好、办完事,也是一种收获。

这些日本游客用自己的方式“打卡”北京,让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里,多了几分跨国界的热闹。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