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08日 04:38 2 cc

今天立冬,朋友圈里一下子就炸窝了,不是晒饺子,就是晒下雨下雪。那句老话“最怕立冬是雨天”好像一下子就灵验了,搞得人心惶惶的,难不成真要迎来一个又湿又冷的鬼天气?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就说北京吧,城里还下着毛毛雨,可北边儿的延庆佛爷顶,雪花已经正儿八经地往下飘了。没一会儿功夫,山顶就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看着就冷飕飕的。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气象台的数据也挺吓人,到上午10点,延庆有些地方的降水量都快8。1毫米了,这雨雪下得可真不算小。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的周口,那年立冬也是这么个鬼样子。从11月6号晚上开始,就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最猛的时候能有八九级,吹得人站都站不稳。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当时鹿邑县那地方,最大风速记录是每秒26米,啥概念?就是能把人吹跑的感觉。到了第二天早上,雨里头就开始夹着雪粒子,气温“唰”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周口市区的气温甚至直接干到了零下2。6℃,这天气变得比翻书还快。


今年这情况,好多人心里就犯嘀咕,周口当年的大降温会不会又来一次?那些还没来得及翻出厚羽绒服的上班族,别再被冻个措手不及。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这突如其来的雨雪,也让那句老话“最怕立冬是雨天”又被翻了出来。家里老人嘴里常念叨的这句话,难道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那这句老话到底有没有道理?为啥老人家那么怕立冬下雨呢?


其实这真不是迷信。你想想在过去那个年代,没暖气没空调,出门基本靠两条腿,取暖就靠烧柴火。冬天过得舒不舒服,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天,这天的天气,就跟给整个冬天开了个头一样。要是这天阴雨连绵,大家心里就凉了半截,觉得后面这几个月估计不好过了。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说的“烂冬”,可不是干巴巴的冷,而是那种没完没了的阴雨天,又湿又冷。在古代,这简直是要人命的。路都是土的,一下雨就成了泥潭,一脚下去拔都拔不出来,别说干活了,串个门都费劲。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更要命的是吃饭和取暖,柴火都堆在院子里,天天被雨淋得湿漉漉的,往灶里塞半天都点不着,光冒烟不起火,屋里冷得跟冰窖一样。


有句老话说得更直接,“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财尽米粮空”。说白了就是又冷又饿,出不了门挣钱,只能在家里干耗着,一个冬天下来,家里那点存粮都得吃光。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为啥南北方对立冬下雨的看法完全相反呢?南方人愁,北方人却高兴?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同样是立冬下雨,南北方的看法那是拧着来的。在长江中下游这些南方地区,大伙儿的说法跟周口差不多,都觉得“立冬有雨一冬寒”。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南方的冬天,温度计上的数字可能没那么低,但空气湿度大,那冷是往骨头缝里钻的。地里种的油菜、小麦也遭罪,根老泡在水里,不烂才怪。所以南方人一见立冬下雨,心里就不得劲。


可这话要是让北方的老乡听见了,估计得直摇头。在华北这些地方,大家最怕的是干旱,还有那种刮着刀子似的干冷风。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所以北方反倒有句老话叫“立冬晴,一冬凌”,这个“凌”就是冰冷刺骨的意思。一个大晴天的立冬,在北方农民看来反而不是啥好事,说明这冬天可能雨雪少,又干又冷。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要是立冬这天能下点雨或者雪,那大家就乐坏了。冬天的雪对北方旱地里的小麦来说,那就是“棉被”,盖在麦苗上,外面再冷,底下也冻不坏。等开春雪一化,那都是救命水。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现在都21世纪了,这些老祖宗的谚语还准不准?我们到底该信科学还是信经验?


从科学角度看,想靠某一天的天气,就把后面两三个月的气候给定了,确实不太靠谱。冬天的天气是个复杂系统,受好多东西影响,什么太平洋水温、北极冷空气强弱,等等。


立冬下雨,只能说明当时正好有这么个天气过程,不能直接画等号说整个冬天都会这样。也不能说老话就完全没用了。


这些谚语,是老祖宗在没有卫星、没有雷达的年代,靠着肉眼观察、身体感受,花了几百上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它不是瞎猜,而是基于长期观察得出的一个概率,在某个地方,可能立冬下雨,后面湿冷的概率确实就大一些。


如今我们不一样了,手机上点一下,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清清楚楚,还能看到气候趋势分析。再靠一句谚语来安排生产生活,确实没那个必要了。


这些老话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曾经是怎样去观察自然、适应自然的。今天,当我们在立冬的雨雪里,又聊起“最怕立冬是雨天”时,聊的可能已经不只是天气预报了,更多的是对自己扎根的那片土地,那份文化记忆的一种回味。它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多发达,人与自然的关系,永远值得敬畏。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