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军购圈里冒出个有意思的消息,法国海军航空兵要给自家的老旧公务机换血了,一番竞标下来,笑到最后的不是本土品牌,也不是巴西的热门机型,而是来自瑞士...
2025-10-24 0
大家好,安叔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11年前的悬案马航,重启搜寻是否有进展?又为什么说是人为事故?
几个月前,马来西亚政府答应重启MH370搜寻的消息一出就有人注意,劫机者和搜索区锁定,有人打包票18个月揭晓。
这“18月揭晓”充满的乐观情绪,和这场已悬了11年的谜团形成了对比。
图源军事专家孙绪闻
2014年3月8日,MH370班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时,有239人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大部分残骸现在下落不明。
多年来“机械故障失联”的猜测就没有停止过,但随着更多的技术细节被揭开面纱,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结论浮出水面:这不是意外,而是一场有预谋的人为事故。
飞机从空管雷达上消失,最常见的是应答机故障、断电或者人为关闭这三种情况,但MH370的消失是刻意的精准。
失联前,它应答机符号先从马来西亚空管屏幕消失,37秒后才彻底从二次雷达消失。
更离谱的是,在这37秒中,ADS-B数据中的飞行高度显示为“0”,而不是坠地,而是高度信息选择性消失。
民航飞行员都知道,应答机要保持TA/RA档位才能实时发送高度、位置数据。
如果突然断电或者故障,所有的数据都会瞬间中断,但是MH370却只是丢掉了高度信息,这就像是有人在手动操作,当把应答机从TA/RA档位转到Standby档的时候,必须经过“高度报告关闭”这个中间档位。
这37秒的沉默是故障的随机,也是人为精准的操控。
比应答机关闭更耐人寻味的是ACARS系统突然断开。
ACARS是飞机的“实时日志”,每隔30分钟就给地面发一次高度、速度、油量这些重要信息,最后一次正常发送是在1点零7分,到下一次1点37分就没有了信号。
这意味着它在1:07-1:37这个时段被关掉的,并不是“突然断电”,也不是一瞬间就结束。
而是渐进式关闭。
要想切断ACARS,就得在驾驶舱的控制当中,手动取消掉所有的高频、甚高频、卫星通讯这些数据通道,就仿佛“一根根拔掉网线”。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得对飞机系统了如指掌才行。
机械故障会把整个系统弄瘫痪,但MH370的ACARS像是被人“拆线”,关闭时间还选在两次数据发送之间,这“有耐心”的行为只有人才能做出。
而ACARS系统被“精准拆线”之时,驾驶舱内却正上演着更为耐人寻味的对话。
MH370行驶到马来西亚与越南边界的航点的时候,吉隆坡空管让机组联系胡志明空管,并告诉通讯频率,按照民航的流程标准,机长扎哈里应当再重复一遍频率以确认接收,但他只留下一句“GoodnightMH370”,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应。
事后调查得知,这位机长确有飞行时偷懒不复送频率的散漫习惯,同事曾抱怨他“常省略标准程序”。
可习惯解释不了诡异的转向。
飞机本来要按既定航线飞往越南,可是在这句话“晚安”之后,就忽然偏航了,从空管雷达显示屏上彻底消失。
如果只有通讯系统故障的话,为什么不通过应急频道呼救?如果有机械危急,怎么能够避开所有的地面雷达呢?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飞机消失之后并没有失去控制而坠毁,而是朝着西边飞去,这种主动脱离航线的行为,让“习惯说”越来越站不住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那句看似平常的晚安,也许就是人为操纵的开始。
二次雷达故障之后,马来西亚军方一次雷达就看到更为惊人的画面。
从数据上看,MH370失联之后突然急速攀升到四万英尺以上,而波音777设计的安全飞行高度上限也就是四万英尺。
更诡异的是转向动作:短短的2分10秒,飞机来了个大转弯,大约有270度,然后一路向西飞去。
民航客机的自动驾驶系统,首先是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度,转弯都是慢慢转,不会出现这么“激进”的姿势。
也有飞行专家认为,这种转弯幅度和速度是手动驾驶才能做到的,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
把高度拉到最高,可能是想迅速耗尽客舱内的氧气,让乘客丧失反抗的能力;而急转弯则很明显是为了彻底脱离原来的航线,避开地面雷达的监测。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人为”的意图,就像有人在驾驶舱里开动这架巨无霸,一点点把它从大家眼前抹掉。
通讯系统的异常还在持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证明了人为干预的存在。
MH370的setcom卫星通讯系统,在2:25之前突然断电,一断就是78分钟,然后又自己重启了;在8:11的时候又断电,8分钟后又自动启动了。
飞机上头的电子系统,机械故障有个规律,就是坏了就是坏,不是彻底瘫痪了,就是时好时坏,不会这么听话,断78分钟自己恢复,断8分钟又恢复,这不是故障,这是有人在机舱里按断路器:拉下开关断掉电源,想用的时候再推上去。
这就意味着当时驾驶舱内一定有人活着,并且是主动控制飞机的通讯状态。
机器不会自己开关电源,只有人的手才能让Setcom系统不停地“下线”又“上线”。
有人说,可能是电气系统故障造成失联,但所有细节都在驳斥这种说法,应答机不会“选择性丢失高度数据”,ACARS不会“渐进式关闭”,Setcom也不会“反复自愈”。
这些异常放一起看,压根不是机械故障能解释的,故障要么全坏要么部分坏,不会只断关键数据、只在特定时间断、还能自己重启。
唯一说得通的,就是人为操作,一个懂飞机系统的人,在驾驶舱里按顺序关掉这些设备,控制飞行姿态,这根本不是意外,是故意。
“18个月内找到残骸”的消息让239个家庭燃起了希望,可是时间流逝到第十一年,那片曾吞噬过航班的海域仍旧藏着太多秘密。
现在重新开始搜索,也许能发现更多的碎片,但想要弄清全部的真相,大概还得等待更长的时间。
11年了,239个名字在等着一个交代。
这场“精准控制的失联”,留下的是,不仅是技术谜团,更是一场漫长的煎熬给每个家庭。
安叔个人认为,至少现在能确定:不是钢铁出了错,而是有人让它消失。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交给那片还在搜索的海。
大家觉得呢?
【信源:马航MH370搜救暂停 真相仍待揭晓 来源:中华网 2025-10-11 09:24:37
马航MH370要找到了?这种革命性跟踪技术或立大功 来源:澎湃新闻 2021-12-09 14:54
英媒曝马航MH370失联调查新猜测:谜团背后可能存在犯罪意图 来源:环球网 2022-12-13 19:50:22 】
相关文章
最近欧洲军购圈里冒出个有意思的消息,法国海军航空兵要给自家的老旧公务机换血了,一番竞标下来,笑到最后的不是本土品牌,也不是巴西的热门机型,而是来自瑞士...
2025-10-24 0
10月22日上午,陕西省公安厅以“消除枪爆隐患 警民共创平安”为主题,在韩城、华阴组织开展非法枪爆物品集中统一销毁活动,现场销毁收缴枪支632支,零部...
2025-10-24 0
美国商务部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并未与量子计算公司洽谈,以联邦资金为条件入股这些公司。该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商务部目前没有与量子计算公司就股权进行谈判。...
2025-10-24 2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
2025-10-24 2
近日,美国与北约的互动中再添一则关于军事技术的关键表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会面时,公开谈及美国对“战斧”多用途远程高精度巡航...
2025-10-24 3
大家好,安叔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11年前的悬案马航,重启搜寻是否有进展?又为什么说是人为事故?几个月前,马来西亚政府答应重启MH370搜寻的消息一...
2025-10-24 3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他“对今天获得赦免深表感激,感谢特朗普维护了美国对公平、创新与正义的承诺”云云。他还表示,...
2025-10-24 5
奔驰大规模“裁员”落地。据多家外国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今年4月开始的“自愿离职计划”开始落实。目前已经有数千人接受遣散方案离职。除奔驰...
2025-10-24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