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8日 09:42 2 cc

公元1424年,六十五岁高龄的朱棣率军北上,征讨鞑靼,但是鞑靼首领阿鲁台被吓破了胆,明军还没到,他们就先跑了。

朱棣下令继续追击,但最终还是没追上,大军只好原路返回。

令谁都没想到的是,回师途中经过榆木川时,征战一生的永乐大帝突然就倒下了……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第一考:藏人

由于朱棣平时就不怎么见人,因此朱棣病逝的消息,只有几个人知道。

第一个发现这件事的人,是朱棣的贴身太监,他发现朱棣已经没气儿之后,马上便找到了随军出征的杨荣,并将此事秘密告诉了他。

杨荣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的人,他马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这次出征是朱棣御驾亲征,他把守卫京城的兵马都带走了,现在的京城守卫薄弱,若是有人空城,怕是撑不到他们回去。

而这个时候,又有谁会攻城呢?当然是朱高炽那个不老实的弟弟朱高煦。

朱高煦早就想夺取太子之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就跟着朱棣上阵作战,他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也就是说,军中遍布他的耳目,如果朱棣去世的消息一旦传出去,朱高煦肯定会趁机造反,打朱高炽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杨荣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不能让朱高煦知道朱棣去世。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可是要想看住所有士兵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这个消息也不能让军中士兵知道,必须把消息封锁住。

好在这几个知道消息的人都是支持太子的,因此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往外说。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不让军中将士察觉到朱棣已经去世。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一旦死亡,有些“自我销毁”程序便会启动,而且这种程度是不可逆的。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死了一定会开始腐败,要是腐败就一定会有味道。

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对尸体的味道极为敏感,想要瞒住他们十分困难。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但是再困难也得做到,如果走漏了风声,麻烦可就大了。

杨荣为了防止气味外泄,秘密收集了军中的所有“锡器”。

随后他又找来工匠,让工匠把这些锡器全部融掉,做成了一口“棺材”,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尸体的气味外泄。

为了让工匠们保守秘密,杨荣将这些工匠全杀了。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虽然有点残忍,但是为了成大事,这是必要的牺牲。

做好了锡棺之后,隐藏消息的事就算是成了,只要朱棣的贴身太监像往常一样传膳,就不会有人怀疑朱棣的死活。

但是一直瞒着也不是个事,他们还得想办法去提前通知太子……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第二考:传信

他们藏得了一时,藏不了一世,虽然朱棣已经被装进了锡棺,但被发现的可能性并不为零。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从京城那边下手,只要朱高炽能提前得知消息,提前做好准备,那么就算朱高煦得知消息后起兵造反,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因此,杨荣他们面临的第二道考验就是,该如何将消息传回京城。

有人要说了:“传个信有什么难的?随便找个人不就回去了吗?”可没有这么简单。

前面提到,朱高煦的耳目遍布军中,杨荣他们根本就无法分辨此人是不是朱高煦的人。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而且就算此人不是朱高煦的人,他也可能变成朱高煦的人,毕竟朱高煦可比朱高炽有钱。

朱高煦平日里“广施恩惠”,他的名声在民间很不错,在军中更是好,谁也不能保证找来的这个传令兵就一定能保守秘密。

就算是他们这几个核心人员,也不能被完全信任。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想来想去,杨荣决定自己亲自去送信,只有自己才值得信任。

可众人担心他一走会引起怀疑,但杨荣觉得没问题,只要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就行了。

争论到最后,还是让杨荣去送信了,张辅留下处理军中的事。

不过杨荣也不是单枪匹马往回赶,他还带了另一个人——海寿。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这个海寿也是知情人之一,他是太子的亲信,绝对的亲信,后来朱高炽病重,找人去南京找回朱瞻基,也是派这个海寿去的。

杨荣与海寿回到京城后,马上找到了朱高炽,将朱棣逝世的消息告诉了他。

如果是个不知名的小兵回来报信,朱高炽还真不一定会信,毕竟事情太突然了。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但如果是杨荣回来通知,那这件事就一定是真的了,朱高炽很快重视了起来。

至此,杨荣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只要把消息告诉朱高炽,那么接下来的事就看朱高炽怎么发挥了,他们只能是从旁辅助,这位即将登基的太子才是国家的主人。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第三名:稳局

朱高炽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将好大儿朱瞻基派了出去,朱瞻基不干别的,就是接丧。

虽然朱棣已经死了,但是他依然非常重要,要是朱棣被朱高煦抢走,那对于朱高炽来说也是一个大麻烦。

因此,他必须让值得信任的亲儿子去接回朱棣。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朱瞻基出发之后,朱高炽又召集杨荣和杨士奇等人,商议该如何守卫京城。

朱棣还在世的时候,朱高煦便已经开始招募私兵,培养死士,朱高煦的想法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朱高炽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万一朱高炽打算来个鱼死网破,朱高炽也不至于太被动。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但是由于守护京城的精锐都被朱棣调走了,所以他们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

其实他们不是回不来,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要往回赶。

因此,朱高炽当即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要寄给宁阳侯陈懋和阳武侯薛禄的,这两人都是朱高炽的亲信。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朱高炽将事情大概告诉了他们,要求他们马上驰援京城。

这两人将朱高炽的信拿给张辅看,张辅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因此他直接就同意了陈懋和薛禄的离队申请。士兵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还是跟着走了。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不久之后,陈懋和薛禄回到京城,又过了一段时间,朱瞻基与张辅“会师”,成功将朱棣接回了京城。

直到这时,朱高炽才向全天下公布朱棣逝世的消息。

朱高煦得知消息后马上准备起兵,但是他现在起兵已经没有用了……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第四考:定心

朱高煦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明的不行他就要想来阴的,趁着朱高炽给朱棣出殡的时候,朱高煦的一些心腹偷偷潜入了城中。

这些人都是朱高煦培养的死士,打起来不要命的,不管是暗杀还是搞破坏,他们都很拿手。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朱高炽知道他这个弟弟的脾气,因此他登基之后,也一直没有放松警惕,他现在面临着最后一个考验,那就是如何让朱高煦服气。

这两兄弟斗了这么多年,朱高炽一直留着手,为了让朱高煦不闹事,朱高炽也不装了。

他立马派人到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封地,让他们进京。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如果朱高煦不来,朱高炽就有理由剿灭他,如果朱高煦来了,那么朱高煦的小命就被朱高炽控制了。

在思考过后,朱高煦还是决定去京城走一遭。

等他到了京城之后,朱高炽并没有为难他,而是说了一些安慰他们的话,随后又重重赏了他们一笔,随后又把他们放走了。

1424 年朱棣在军中离世,距离北京1000公里,朱高炽面临着四重考验

朱高煦进京的路上,看到了严阵以待的军队,他终于认清了自己与大哥之间的差距,也看清了现实。

朱高煦知道自己就算造反也赢不了,所以他也不打算造反了。

至此,四次考验结束,朱高炽成功登基,并且稳住了局势。

不过,朱高煦只是暂时老实了,他可没说不造自己侄子的反……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