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特朗普发出威胁:或将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1日 03:39 1 cc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的出口管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快在公开场合作出回应,表示或许美国应该“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那么,中国为什么在此时收紧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所谓“停止进口中国产品”,究竟是实际威胁,还是谈判策略?

众所周知,稀土并不是稀有金属,提炼和加工难度极高,是制造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到战斗机、导弹系统,都离不开稀土。过去几十年,中国凭借资源储量和产业链完整度,成为全球稀土供应的核心国家。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约37%,产量占60%以上,加工能力更是接近全球九成。美国、日本和欧洲虽然在不断寻求替代供应,但现实是,它们仍然深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产品与技术支持。

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特朗普发出威胁:或将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而中国此次加强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更非临时决定,而是长期治理逻辑的延伸。今年4月,中国政府已经启动对稀土物项的出口管制机制。10月9日的公告,属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次的变化在于,管制对象不仅涵盖原产稀土物项,还包括在境外使用中国稀土成分、技术生产的相关产品。这意味着,任何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到第三国,都必须获得中国批准。对于军事用途和潜在敏感用途的出口,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管制范围也从原材料扩大到技术和设备,涉及钐、钕、钆等多种稀土元素及相关制造工艺。

要知道,此前美国多次通过FDPR规则,限制第三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和技术,而中国现在通过类似框架,开始建立自己的安全防护体系。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这是防止稀土被用于军事用途或被转移至敏感领域的合理做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有境外组织非法获取中国稀土技术,并将产品用于军事领域,造成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面对这种情况,采取出口许可和技术管制,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措施。

然而,中国的行动被特朗普解读为挑衅。特朗普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声称,美国向中国进口大量产品,“也许我们应该停止这么做”。他同时表示,将让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研究中方的稀土管制细节,并相信美国有能力应对。特朗普的这番话引起广泛关注,但从内容看,更像是一种情绪化表态。

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特朗普发出威胁:或将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特朗普的核心问题在于,他面对的是一个结构性矛盾:美国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依赖远未解除。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超过5600亿美元,涵盖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日用消费品等多个关键领域。即便特朗普要“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在现实层面几乎不可行。

特朗普的表态还暴露出他对中国政策的复杂心理。作为一位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习惯用威胁制造谈判筹码,这一点在他第一任期的贸易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他喜欢用强硬话语逼迫对方让步,同时为国内选民制造“强势领导”的形象。但现在的情况不同。美国内部的通胀压力、制造业回流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重组的不确定性,都使得他难以真的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特朗普说“停止进口”,更多是政治姿态,用以在APEC峰会前向中方施压,同时向国内选民传递“美国在掌握主动权”的信号。

由此来看,其威胁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美国无法迅速替代中国的产业供应。中国不仅是稀土生产国,更是整个高端制造链的关键节点。从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机装配,中国的产业体系具有完整性和成本优势。特朗普若真的下令停止大量进口,首先受冲击的将是美国企业。无论是汽车、电池、芯片还是国防工业,都需要中国提供的原材料和组件。

其次,美国的国内生产能力不足以支撑全面替代。过去几年,美国虽然试图重建稀土供应链,但进展缓慢,成本高昂。以加利福尼亚的山口稀土矿为例,即使全力运营,其产能也只能覆盖美国需求的15%左右。

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特朗普发出威胁:或将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简单来说,特朗普的威胁或许会在短期内制造舆论波动,但难以改变现实格局。美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也离不开中国的制造。相反,中国的管制制度将倒逼全球企业更加重视合规与合作。未来的竞争将从单纯的“供应对抗”转向“制度博弈”。谁的制度更稳定、更透明、更高效,谁就能在全球产业链中赢得信任。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