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3日 06:37 4 cc

你可能觉得《西部世界》里“富人随便虐杀机器人”的设定是现代科幻的新鲜脑洞,其实早在200多年前,狄更斯就已经在纸上玩过类似的花样了。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1838年他写了本短篇小说集《泥雾协会第一次会议的完整报告》,里面有个叫铜鼻先生的发明家,直接提议造一座“人偶乐园”,专供有钱人进去放纵破坏——这剧情听着,是不是和《西部世界》那股子“无拘无束的暴力快乐”一模一样?本来想单纯把这俩当“跨时代撞梗”看,但后来发现,狄更斯的乐园不光是“撞梗”,连细节都想得比你以为的周到。

他笔下的乐园是“长达十英里的地带”,里面有公路、收费桥,还有小村庄,人偶被设定成警察、出租车司机、老妇人这些角色。

而《西部世界》呢,搞了个500平方英里的大荒原,有酒馆、印第安部落,机器人都是牛仔、妓女的打扮。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俩乐园的场景差异看着大,其实都是按各自时代的“现实模板”搭的。

狄更斯那时候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城市刚发展起来,公路、收费桥都是常见的设施,他写这些就是让乐园看着“接地气”,《西部世界》走的是“西部冒险”路子,毕竟现代观众就吃“荒野枪战”这一套。

但核心没变,都是给富人造了个“隔离区”,在这儿干啥都不用讲道德。

1838年的“人偶”与2020年的“机器人”,都在当“可破坏道具”

更有意思的是俩人偶/机器人的“功能设计”。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狄更斯特意给乐园加了“可轻易打碎的玻璃路灯”,人偶被打了还会发出“哀号与求饶声”,《西部世界》里的机器人更绝,疼了会皱眉,怕了会发抖,跟真人没两样

我觉得这俩设计思路完全一致,都是靠“逼真感”让富人玩得更尽兴。

狄更斯那时候没科技,就用“易碎品”和“声音”刺激感官,《西部世界》有AI加持,直接让机器人有了“情绪”。

但本质上,都是把这些“人造物”当成了“可消耗的道具”——反正坏了能修、能换,富人玩得开心就行。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而且狄更斯选的那些人偶角色也别有用心。

当时的警察刚出现没几年,社会地位不高,出租车司机都是底层劳动者,《西部世界》里的牛仔、妓女,在西部题材里也都是“边缘人”。

你想啊,把“人造物”做成“现实里不受重视的人”,富人下手的时候,心理负担不就更小了?这一点,狄更斯看得比谁都透。

聊完“怎么玩”,再说说“坏了咋办”——总不能富人正玩得高兴,人偶坏了就歇业吧?狄更斯早就想到这茬了,他说要备用140个自动人偶,一半拿出来用,一半上架存着,坏了就换。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而《西部世界》呢,搞了个阴森的机器人仓库,里面堆着一堆待修的机器人,看着比狄更斯的“存货”高级,其实逻辑一样。

我一开始看到“140个备用人偶”还挺惊讶,这老头也太会算账了。

那时候没流水线,造个人偶估计挺费劲,他搞“轮换制”,既省空间又不耽误生意,跟现在餐厅备着替补服务员似的。

而《西部世界》的仓库,就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机器人坏了直接送进去修,效率更高。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但不管是140个备用,还是一仓库机器人,都是为了让“暴力”能一直持续下去。

狄更斯还写了个人偶“残缺运作”的细节,说有的人偶没了四肢还能活动。

后来看资料,他的合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还为此画了插图,那些断胳膊断腿的人偶看着就诡异。

而《西部世界》里有个“修复实验室”,机器人被拆得七零八落,电线、零件露在外头,看着也挺吓人。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狄更斯骂“阶级”,《西部世界》聊“伦理”,俩故事都没绕开“特权”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俩乐园看着像孪生兄弟,内核其实差得远。

狄更斯写这个,根本不是想搞科幻,就是借乐园骂当时的阶级问题。

他在书里说,乐园里的“人类行人”是从济贫院“征召”来的,专供富人驾车碾压取乐,还有个“模拟法庭”,木头脑袋的法官永远帮贵族说话,对受害的人偶不管不顾。

我觉得狄更斯这是把当时的社会扒光了给人看。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那时候的济贫院,底层人进去了就跟“工具”似的,被随便安排,法庭也偏向有钱人,穷人受了委屈根本没处说。

他把这些都放进乐园里,就是想讽刺:现实里的阶级压迫,比乐园里的暴力还恶心。

而《西部世界》呢,把重点挪到了“人机伦理”上,说机器人有了意识,开始反抗人类。

但有一点没变,俩故事都在说“有权人的暴力没人管”。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西部世界》里的富豪“黑衣人”杀机器人跟玩似的,安全主管就说“那位先生想做什么都可以”,狄更斯乐园里的富人随便打人偶、碾行人,也没人拦着。

如此看来,不管是1838年的纸本人偶,还是现在荧幕里的机器人,讲的都是同一个理儿:只要有权有势,就能随便欺负“弱势者”。

只不过狄更斯更直接,用讽刺骂醒世人,《西部世界》用科幻故事,告诉大家“被欺负的总有反击的一天”。

狄更斯藏得深!1838年短篇藏“西部世界雏形”,阶级讽刺更刺骨

最后再想一下,如果狄更斯能看到《西部世界》,估计会拍大腿说“这剧情我熟”。

他当年没写人偶反击,《西部世界》帮他补上了。

这俩跨时代的作品,都是在提醒大家:别觉得特权能一直横行,早晚得为自己的暴力付出代价。

这一点,不管过多少年,都不会变。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