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热点资讯 2025年08月30日 03:35 5 cc

最近北京街头的日本游客突然多了起来,可他们的行程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不去故宫长城也不吃烤鸭炸酱面,而是一门心思扎进老药铺、潘家园,甚至还专门跑去看日本人开办的学校。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明明是旅游,却半点没有 “放松” 的样子,反倒像带着任务来的。

放着北京的好山好水好美食不享受,偏偏死磕这些地方,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仔细扒一扒他们的核心行程,越想越不对劲!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如果你最近常在王府井、马连道或者是潘家园附近溜达,很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

一拨一拨的日本游客,手里拿着购物清单或者小笔记本,排着队买东西。

出租车司机最有发言权,有人打趣说:“以前的日本客人上车,十个有八个都是去景点玩,可现在上车就直奔同仁堂或者马连道,跟以前那是真不一样。”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种反常举动引发了不少猜测,有人怀疑他们是在搞代购,也有人调侃:是不是带着任务来的?

为了搞清楚,日本游客在北京的目的,得从他们最频繁出现的三个地方说起。

如果你最近走进北京同仁堂王府井总店,你就会看到一大批日本游客排着队购买中药材,他们几乎人人手里都有一个单子,上面用蹩脚的中文写着各种中药材的名字。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据工作人员透露,有些日本游客一次就要买上万元的药材,甚至还要求店员在袋子上用用日语注释,方便回去给老人看。

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于购买中药?

因为日本确实有汉方药,但原材料基本都是依赖从中国进口,价格普遍较高,在东京一小盒高档枸杞可能就要150元,而在北京,半斤才200多。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更关键的是,北京老字号的中药铺,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意味着正宗和可靠。

近几年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中老年人普遍开始注重养生保健这方面,所以从北京买中药回去,不仅是生活所需,也是一种“长寿投资”。

如果说药材是健康需求,那么茶叶就是日常享受。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如今成了日本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他们不会像别的游客一样买什么精品包装的茶叶,而是直奔一些不起眼的小茶铺。

他们坐下就开始闻干茶、试汤色、问年份,问得比本地茶客还专业。

“这批茉莉是什么年份的?有没有窨过两次花?”这样的问话让卖茶的都傻眼。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在日本茶文化根深蒂固,但因日本本土的茶叶产量有限,价格也因此居高不下,北京的茶叶不仅选择种类多,而且品质稳定、价格低,他们自然不想错过。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买来往往不是为了送人,而是自己喝,对他们来说,这不是旅游纪念品,而是生活必需品。

除了这两个地方,日本游客还频繁出现在潘家园的古玩市场里。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每天清晨,摊位一开门,就能看到大批的日本人拿着放大镜、相机蹲在地上研究瓷碗、旧书,甚至是小摆件。

与中国买家喜欢砍价不同,他们往往看中就买,不浪费时间。

摊主们发现,他们并不总是追求细节,而是更在乎有中国味儿的东西,像兔爷、毛猴、剪纸、景泰蓝小饰品,这些在日本很是稀罕,拿回去既能做装饰,也能当礼物送人。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一位熟悉日本文化的学者就说过:“很多日本家庭喜欢在客厅摆点中国元素的小物件,不一定有多值钱,但是能代表一种文化品味。”

换句话说,他们在潘家园淘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符号。

比买药、买茶、买古玩更令人惊讶的,是有很多日本家庭专门跑到北京去日本人学校进行参观。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望京、三里屯等日本人聚居区,专门为在中国工作的日本家庭的子女开设,课程与日本保持一致,方便孩子未来回国升学。

有导游透露,现在一些日本夫妻来北京的行程单里,特意标注上看学校。

他们不光看教学楼,还要打听课程、费用,甚至打听周边房子的租金,这就说明对某些日本家庭来说,北京不是一个短暂的旅游目的地,而是未来可能长久居住的城市。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无论是买药、买茶还是淘文玩,日本游客都有一个显著特点:目标明确、效率极高。

他们不像有些外国游客毫无头绪,而是提前列好清单,直奔目标。

在商贩眼里,他们的购买方式像赶时间,看准就下手。

甚至有些常客,已经和商贩形成默契了,学了几句简单的中文就能完成交易。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种消费方式,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日本社会的“精准消费”习惯:计划周密,行动果断,不花冤枉钱。

有趣的是,这种行为并非单向,十年前中国游客去日本疯狂扫货,买电饭煲、马桶盖、保温杯。

而如今,日本游客来北京买中药、茶叶、小文玩。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双方的行为背后,逻辑其实一致,哪里物美价廉、哪里正宗,就去哪儿消费。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北京的吸引力已经超越了旅游本身。

表面上看,日本游客是来旅游的,可实际上他们在北京完成的是“采购+考察+体验”的多重任务。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他们在北京的脚步,折射出中日之间日常消费和文化交流的新趋势,北京不仅是一个旅游城市,更是一个能满足外国人多样化需求的国际都市。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日本游客不去长城、不吃烤鸭,而是拖着箱子逛药铺、淘小玩意时,不要奇怪。

他们或许正在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认识北京。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参考信源: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