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热点资讯 2025年08月23日 01:39 1 cc

“剩女”这个标签,似乎总带着些复杂的意味,它带有一种他人认定的色彩。

这个词直接指向30岁以上仍未结婚的女性时,也暗含着外界对她们感情状态的认定。

好像这些人是被挑剩下的一样,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剩女之所以剩下,绝大多数情况真的不是没人要,更不是客观原因,而是她们内心里自己的问题

我花时间了解了很多剩女的情感状态以后,最后发现:那些始终没“碰”过男人、没走进亲密关系的姑娘,大多困在同一种执念里。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情感理想主义

有人总结说,剩女之所以剩下,最重要的主观内部因素就是情感理想主义。

所谓的情感理想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对爱情和伴侣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在这些女性的心中,爱情应该是纯粹而美好的,伴侣应该是完美无缺的。

她们期待着那个对的人,能够在对的时间出现,与自己谱写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个总结虽然言语有点过了,但是基本思路没有错。

现实往往与理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理想主义导致了她们在感情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最终成为了剩女。

再直白点来说就是这些剩女自视过高了,有充足的野心,却没有相对应的能力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情感理想主义在剩女的择偶标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往往对伴侣的外貌、性格、经济条件、学历等方面都有要求

比如在外貌方面,她们希望对方起码超过平均值,身材匀称,五官端正;

在性格方面,她们希望对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在经济条件方面,她们希望对方有稳定的收入,至少5000以上,有房有车;

在学历方面,她们希望对方至少是专科以上学历,最好是名校毕业。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这些要求看似合理,每一个好像都不高呀,怎么就理想主义了?

但是,统计数字表明,当这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就变得非常苛刻了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看一下,同时满足学历要求又有车有房的婚恋市场适龄男青年有多少。

甚至再放宽一些,30岁之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又有多少。

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不容乐观。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所以,过高的期望在影响着她们的心态,让剩女们在面对感情时变得不自觉的苛刻。

她们很难真正地去接受一个人,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人无完人,当你去有意寻找缺点时,会发现没人没有毛病

而当剩女一旦发现对方有一些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地方,就会立刻否定这段感情,不愿意再继续了解下去,就算这个人其他的亮点再大,也没有用。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年龄越来越大,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小,这让她们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情感理想主义产生的原因

传统社会观念中,婚姻被视为女性的归宿和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女性往往被社会期待在一定年龄内结婚并传宗接代。

但现在,这个观念正在被女性越来越多的摒弃,婚姻不再被视为必须,而是一种生活享受,一种提升要求。

就是说,如果婚姻好就结婚,如果不好,宁可单着也不凑合。

婚姻不再是主线任务,成了可选任务,既然是可选任务,选不选就要看值得不值得

于是,这就使得很多剩女对婚姻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找到心目中完美的爱情和理想的伴侣,没有就剩着就完了。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当然,也有这种情况,一些女性可能在早期生活中缺乏满足的爱情经验,或者经历过痛苦的感情失败,导致他们对未来的爱情产生了过高的期待。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媒体。

如今打开社交平台,总能刷到各种“完美感情范本”,她们的伴侣都是物质与精神兼有,高收入、高颜值、高情商,缺一不可,无死角完美

这种炫耀式社交,悄悄给很多女性埋下了“比较焦虑”的种子。

她们会下意识地把别人晒出的伴侣标准当成自己的参考线,觉得基本是个人都有这么好的男朋友或老公,如果我的伴侣不如别人,就是我输了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除了炫耀式社交,影视剧和网络剧打造的爱情滤镜,更是让很多女性对感情产生了认知偏差。

现在的偶像剧、甜宠剧里,男主角几乎都是完美人设,比如什么身家过亿的霸道总裁,却偏偏对女主死心塌地,愿意为她放下身段买早餐之类的段落。

当然了,女性朋友不傻,知道这是假的,不可能真的按网剧的标准找。

不过,这对人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们会想,就算没有网剧那么好,也不能太差了

于是,整体的阈值被拉高后,原来观念中很好的“普通男”(各方面基本条件具备的男性),在她们心里也就是个普普通通,勉强及格而已。

顺带说一下,这个现象是很普遍的,男女都有,大量美女网红也拉高了男性的审美标准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剩女的选择与后悔

因为把婚姻当成可选任务而爱情理想主义,因为理想主义而剩下,但到了年纪大,却发现生活不如网上一些博主说的那么好,这就是现在剩女的现状。

怎么说呢,这里要说一点。

就是那些所谓的“婚恋自由”、“爱情不将就”的思潮,最早是从西方或日韩等发达国家开始流传起来的。

但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发达国家的这些观念,背后是有坚实的社会条件托底

那里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保障,单身老人能享受专业护工上门、社区互助服务,无需担心老无所依。职场对女性的年龄、婚姻状态包容度更高。

调查100个剩女发现:30岁前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而我们的社会至今仍带着传统的家庭属性。

职场上,35岁未婚女性可能被担心会不会突然结婚生子错失晋升机会。

养老方面,社区养老还未普及,私立养老院费用高昂,若没有伴侣、子女,晚年生活很容易陷入被动。

总之,现代社会的大部分剩女就是没有人家的命却得了人家的病

在没有配套的社会经济水平之前,宣扬“超前”的社会观念,自然会有反效果,剩女就成了很多博主吸引眼球的“独立女性”论调的牺牲品。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