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经济到中国人经济?死亡率最高的徒步路线?卢浮宫惊天大盗?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31日 21:36 3 cc

本周「头条精选」周荐为你推荐三篇优质好文,

来自头条优质深度创作者

@新京报评论、@中国新闻周刊、@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碎片化时代,

【头条精选】坚持陪你深度思考。


01【优质好文】@新京报评论

《从“中国经济”到“中国人经济”,有何不同寻常?》

中国经济到中国人经济?死亡率最高的徒步路线?卢浮宫惊天大盗?

技术人员操控工业机器人开展生产工作。图/新华社

优质好文摘选: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介绍,关于“十五五”时期开放工作,《建议》部署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并表示,我们既看GDP(国内生产总值)也看GNI(国民总收入),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这一表述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战略升级,标志着从传统生产导向向更全面的视角转变。可以说,“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的核心内涵,是从“国内生产”到“国民财富”的范式转换。

从GDP与GNI的本质差异看,GDP是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国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侧重地理范围内的经济产出;而GNI是国民总收入,等于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如海外投资利润、劳务收入等,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真实财富水平。

相比于GDP,GNI更加侧重于两个新层面:一是相对于GDP更注重于“生产”,GNI更注重“人”;二是相对于GDP更侧重于国内,GNI包含范围更广,例如,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的利润不计入GDP,但会纳入GNI核算。

但二者并不矛盾,而是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经济”与“中国人经济”的辩证统一。“中国经济”以本土生产为核心,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基础;“中国人经济”则强调国民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包括海外资产收益、跨国企业布局等。两者共同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体两面”。

编辑推荐

什么是中国人经济?如何看待这一指标?“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的表述。文章以专业视角剖析了从“国内生产”到“国民财富”的范式转变,清晰阐释了GDP与GNI的本质差异及背后的发展理念。作者分析了这一转变应对全球化变局、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价值,更前瞻性地指出了制度型开放、双向投资等实施路径。

02【优质好文】@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死亡率最高的徒步线路,谁在穿越?》

中国经济到中国人经济?死亡率最高的徒步路线?卢浮宫惊天大盗?

秦岭鳌太线的积雪峰脊 图/IC

优质好文摘选:

“冒着大雨爬,路变成河,原来的路全部塌了,根本就没法走,摔了十几跤。”“十一”假期,王伟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了自己穿越鳌太线的失败尝试。

他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风景,至少,没有与“行走在中华龙脊上”这样引人遐想的描述匹配的风景。

鳌太线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山脊路线,因纵贯秦岭的两座主峰鳌山与太白山而得名。大家都说,这是国内死亡率最高的徒步线路。据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2018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鳌太线的穿越事故自2008年起逐年增加,2012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累计失踪和死亡共46人。

2018年4月,当地政府明令禁止穿越鳌太线。这些年来,严管手段不断升级。不过,“驴友”们探险的欲望并未熄灭。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太保局”)公布的高山监控画面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仍有3119人出现在这条线路上。

“驴友”们钳开铁丝网,半夜绕路闯关,把官方的罚款视作门票,借以证明自己是“强驴”。看不见的暗流,仍涌动在这片山野。

2018年4月,太保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同年10月,陕西省眉县和太白县发布联合公告,全面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开展非法穿越鳌太线活动。后来,最近几年流行的冰晶顶、光头山、鹿角梁等秦岭穿越重点线路也被管控。

今年,严管的信号再次释放。《整治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动方案》出台,对于个人,探索建立“非法穿越黑名单”制度,对于未经批准的组织者,则移交司法机关。

规定越来越细致、全面,管理越来越严格,但穿越鳌太线的“驴友”屡禁不绝。

2024年8月,户外博主“猛蛇过江”穿越鳌太线一事冲上热搜。“猛蛇过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鳌太线上几乎每天都有人偷偷上山。他在穿越鳌太线时,在一顶帐篷内发现一具遗体,后确认为穿越鳌太线失联一个月的河南籍“驴友”马某某。下山后,他向当地警方报警,随后因穿越行为被处罚。

编辑推荐

面对危险的鳌太线,户外爱好者是在挑战极限还是挑战生命的底线?作者以“鳌太线”为切口,揭开了户外探险热潮背后的生死博弈与治理困境。文章通过一线访谈和历史资料,呈现了鳌太线被称为“中华龙脊”的致命诱惑,但失温、迷途、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同时,作者也深入分析了驴友为何在禁令下仍然前赴后继的复杂动因。当探险异化为表演,当禁令被视作挑战,户外运动文化的缺失让公关管理难上加难。

03【优质好文】@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卢浮宫被盗,这是<纵横四海>现实版?》

中国经济到中国人经济?死亡率最高的徒步路线?卢浮宫惊天大盗?

卢浮宫珠宝展品 资料图

优质好文摘选:

劫案发生在10月19日清晨9点30分,时机精准得令人胆寒。清晨的卢浮宫像一台刚启动的巨型机器,系统运转却并不流畅。夜班保安早已疲惫不堪,白班人员还没有完全到岗,警报虽然响了,但是没人及时响应。劫匪踩准了这个半苏醒的节点,完成了一次外科手术般的入侵。9点30分既避开了游客高峰,又利用稀疏的人流作为掩护,如果太早目标太显眼,太晚则人多难以脱身。周日的巴黎,因为法律禁止重型卡车入城,道路空旷,摩托车得以肆意穿梭,而警方因缺乏人手,也没有大型车辆拦截,追捕变得非常困难。这场犯罪剧本的每一幕,都透着冷静而优雅的算计,不知道这几个汪洋大盗事先踩过多少次点。

卢浮宫的安保体系,在纸面上堪称世界顶级。据说有超过五千个摄像头覆盖展厅与通道,核心展品如《蒙娜丽莎》配备有防弹玻璃和定向红外监控,访客需要通过机场级别的X光安检。博物馆甚至沿用法国国家级安全警戒系统Vigipirate,理论上可以快速调动警察与特种部队。近年来,卢浮宫还引入了人脸识别与异常行为检测等智能技术,试图打造一座无懈可击的堡垒。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脸。调查显示,阿波罗画廊仅有三分之一区域有有效监控,部分摄像头因维护而关闭。现场安保人员不能完全到岗,警报触发后,值班中心的反应迟缓到令人发指。劫匪并非黑客天才,他们只是精准利用了体制的惰性,找到了一扇无人看守的后门。

这不是卢浮宫第一次失守。1911年,《蒙娜丽莎》被意大利工匠维琴佐·佩鲁贾藏在衣服下偷走;1976年,同一画廊的查理十世加冕剑神秘失踪;去年,借展珠宝在另一家巴黎博物馆被洗劫。每一次失窃后,官方都信誓旦旦要全面升级安保,但每一次,新的漏洞总被证明这些誓言的空洞。阿波罗画廊的防护玻璃照说能抵御常规破坏,却被电锯轻松锯开。监控系统号称无死角,却因维护不力形同虚设。安保人员训练不足,面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这些技术漏洞的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治理危机。

编辑推荐

文章以电影般的镜头感,还原了卢浮宫七分钟失窃的惊魂时刻——劫匪如何精准利用安保交接的漏洞完成了一场犯罪。这次失窃刺破了卢浮宫安保系统技术神话的表象,揭示出更深层的治理危机——为什么私人珠宝店武装到牙齿,装满人类文明瑰宝的卢浮宫却屡屡失守。这篇报道既是对犯罪剧本的精彩解码,也是对公共责任的沉重叩问——失守的卢浮宫将如何面对历史?


看每日精选独家好文,

欢迎前往头条精选频道,

头条APP搜索「头条精选」即可观看。

中国经济到中国人经济?死亡率最高的徒步路线?卢浮宫惊天大盗?

头条精选是今日头条推出的深度阅读频道,每日为你精选国际、财经、科技、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优质好文,打造沉浸式深度阅读体验。在这里,你能读到权威媒体对热点事件鞭辟入里的深度报道,洞察各类政策对市场与民生的深远影响。专家和大V们带你洞察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分享不为人知的行业内幕与发展趋势。

无论你是关注国际风云变幻想了解大国间的博弈逻辑,还是对财经领域感兴趣期望精准把握市场脉搏,亦或是钟情于科技前沿动态想探索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头条精选都能满足你的阅读需求,致力于带你穿透表象,探寻事物本质,实现认知进阶。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