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8日 18:35 4 cc

在很多人印象里,古代刑罚就是砍头、杖刑、枷锁这些“硬碰硬”的招数,疼是疼,但至少来得快、走得彻底。

但有一种刑罚,看起来不流血、不断手脚,甚至让人边笑边死,听上去像是在搞行为艺术,实则比凌迟更残忍。

这类刑罚被后人称作“温柔刑”,但温柔的外衣下,是对人神经末梢的精准打击,是控制与规训的极致操作。

它不像古早的墨刑、刖刑那样动刀动斧,也不似清代凌迟那般血腥震撼,它用的是动物的舌头、老鼠的牙齿、砖头的重力,一点点消磨人的生理极限,让人笑着笑着就没了知觉,站着站着就断了气息。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从砍手砍脚,到“笑竭而死”,刑罚的变脸比朝代还快

古代刑罚的初衷并不复杂,早期部落社会,谁犯了规矩,轻则涂墨示众,重则断手断脚。

考古学家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出过夏商时期的断足人骨,说明那时候刖刑已经是“标配”。

而在《尚书·吕刑》里,五刑体系早就成型,分别是墨、劓、刖、宫、大辟,各有适用范围,墨刑是涂脸刺字,劓刑是割鼻子,刖刑砍脚,宫刑就不用多说了,大辟则是死刑。

但到唐代,唐代《唐律疏议》共规定死刑 232 条(含斩刑 89 条、绞刑 143 条),较秦汉时期(死刑条款超 400 条)大幅缩减。然而刑罚看似轻了,却没少折腾。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明清时期,肉刑“卷土重来”,但换了种方式,变得更“讲究”。比如著名的凌迟,明朝律法明确规定要割3357刀,三天之内分部位执行,受刑人必须保持清醒,以“完整体验”这份惩罚。

而在最隐蔽的角落里,真正“温柔”的刑罚悄悄登场了。它们不再追求血流成河,而是用看似无害的方式让人慢慢崩溃。笑刑,就是代表之一。

据近代民俗与刑罚史研究(知网《古代‘笑刑’考辨》,2018)记载,古代曾存在“笑刑”:用山羊舌头舔脚心,因其舌面有倒刺,能持续刺激脚底神经。被行刑者先是痒得发笑,笑着笑着喘不上气,最终因换气障碍而死。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古人称此为“笑竭而薨”,听着雅致,实则阴森。

这种“让人笑死”的刑罚,本质是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摧毁。它不见血,可致命;它不下刀,却能让人笑着走完人生最后几步。


刀子换成动物,杀人的方式更“艺术”了

除了笑刑,古代还有一类“动物参与式”刑罚,听起来像是野外求生节目,实则是心理恐惧与身体折磨的双重暴击。

有种叫“鼠刑”的酷刑,操作流程极其直接:把老鼠放进一个金属罐子里,罐子扣在受刑者肚皮上,然后在罐子外面点火。老鼠因高温逃生本能发作,只能往下钻,直接在人的腹部掏出“逃生通道”。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这个刑罚利用了动物的求生本能,把人变成了“逃生通道”。它不像刀子割肉那样明面上见血,却更难以防御。

人在等待中崩溃,心理的“倒计时”比肉体更难熬。

还有明代中后期出现的“站笼”,又叫“立枷”,是个高2米的木笼,人在里面站立,脚下垫着砖。每天抽掉一块砖,直到颈部承重,最终脑部缺氧而亡。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这个刑罚没有一刀一枪,但时间一拉长,压力一点点加,死得慢,也死得稳。

这些刑罚的特点是:不搞大场面,不图一时痛快,而是追求“过程管理”。每一道刺激、每一次折磨都精准控制,像医生操刀一样冷静。

它们不像古典肉刑那样“砍一刀完事”,而是让折磨变得有节奏、有层次、有“技术含量”。


温柔背后的铁手,才是最难防的权力逻辑

古代刑罚的演变,看似是从“流血”向“克制”转型,实则是权力控制方式的升级。

用山羊舔脚、用老鼠钻肚子、用砖头压脖颈,这些“温柔”的手段,比酷刑更有效地传递了恐惧。这种恐惧不是来自刀斧的直接威胁,而是心理的不可预知。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法国学者福柯在《规训与惩罚》里讲得很透:刑罚发展经历了从‘以肉体为目标的惩罚’到‘以灵魂为目标的规训’的转变。

古代‘温柔刑’虽未达到现代规训的系统化程度,却已体现出‘不依赖暴力、注重心理控制’的早期特征 —— 它不追求肉体的瞬间摧毁,而是通过持续折磨让受刑者从心理到生理逐渐崩溃。

中国近现代司法改革正是从这里突破,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明确废除肉体刑罚,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标志着国家正式告别以身体为惩罚对象的旧机制。

今天的司法强调程序正义与人道底线,刑罚不再是“吓人的工具”,而是“规范社会”的最后防线。

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走,比如新加坡的鞭刑制度就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它有效,反对者认为它有辱人格。这正体现了传统刑罚在现代社会的“道德过渡期”。文明的进步,往往不是一刀切的抛弃,而是对制度进行理性打磨。

古代的“温柔”刑罚,用动物的器官行刑,让人在欢声笑语中死去

古代的“温柔”刑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权力,往往不声不响,却能让人笑着低头,站着倒下。


刑罚从砍头断脚,到山羊舔脚、老鼠钻肚,不是暴力的减少,而是控制方式的精细化。

这些古代“温柔”刑罚的存在,揭示出一个深层逻辑:文明从来不是暴力的终结,而是暴力形式的转化。

历史不只是过去的记录,它是对当下制度的镜像反思。我们在看清过去的同时,也更明确未来该走的路。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