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特朗普深夜发文,宣布终止谈判,中国已接到通知,美亲密盟友倒戈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6日 00:36 4 admin

结果已经摆在台面上了。深夜一条帖,谈判被一刀切,第二天加拿大把目光投向中国。谁都没想到,转折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特朗普深夜发文,宣布终止谈判,中国已接到通知,美亲密盟友倒戈



特朗普在当地时间23号深夜发文,宣布美国即刻终止和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他给出的理由不拐弯,说加拿大“欺诈性”使用了一则广告,那广告引用了里根批评关税的说法。特朗普还指责这事是为了干扰美国最高法院和其他法院的裁决,性质被他定得很重,于是直接掀桌子,不再谈。


这不是普通的互怼。这是把沟通通道拔掉。对于加拿大,这像是半夜被人关了门,连敲门的机会都没了。


事情的反转更快。22号,加拿大总理卡尼表态,说未来十年要把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翻一番,目的很直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一天后,加拿大官员在记者吹风会上又放出话,希望和中方建立“战略关系”,并期待在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上同中方领导人会晤。中方收到了这个信号。


我不觉得这是临时起意。像这种话,不是边走边想的短线操作,更像是对外部环境的重新押注。因为他们发现,美国变了。


回头看导火索,加拿大那则广告本来指望触动美国民众的记忆,里根反对关税的名句够有辨识度,想传达“关税不好”的简单信息,舆论路径很清楚。可漏算了一个人选题里最难的一环,特朗普不吃这一套。他把这事看成在动他的基本盘,甚至把它上升到干预司法,瞬间把火调到最大档。


这一怒,让加拿大措手不及。内部肯定在紧急灭火,寻求渠道修复,找办法让美方回到桌边。但问题是,如果谈不回去呢。那就要面对一个更冷的现实。


今年8月开始实施的“对等关税”,对加拿大的冲击被点名是最大的。部分加拿大商品被加到35%的关税,这个数不小。按理说,换别人早就扛不住了。但因为还存在加美墨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大部分加拿大商品进入美国时暂时免于关税威胁。加拿大学者的评估说,最后折算下来,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实际关税是13。1%。


看上去不吓人,是吧。可企业最怕的不是税率的高低,是预期的崩塌。今天能免,明天不一定;今天说谈,明天可能又翻。对加拿大来说,不确定比贵更伤。


这才是卡尼强调“十年内对非美市场出口翻番”的背景。不是喊口号,是在给企业一个新锚。哪怕现在还离不开美国,也得把路修出去,修到亚洲,修到欧洲,修到愿意长期做生意的地方。而中国,体量大、品类多、需求稳,最顺手的方向就在那。



特朗普深夜发文,宣布终止谈判,中国已接到通知,美亲密盟友倒戈



谈判被断之所以让美国盟友紧张,不是因为一次对话没了,而是把“美国是不是可靠”的问号点亮了。过去的逻辑很简单,跟着美国走,分工有序,账算得清。特朗普上台后,一句美国优先,把秩序打乱。你是盟友,也得按他新规则来。不按,就加税,就施压,就发帖。这套打法短期看见效,但副作用开始发酵。


欧洲已经在找“非美市场”。加拿大公开说要降依赖。这不是零散的小动作,是一个方向的变化。旧的共识松动了,新的连线在重组。


很多人以为最担心的是关税本身,其实美国官员最怕的事是另一件。不是收多少税,而是朋友变少。贸易是经营信任,联盟也是。你可以用关税逼一次妥协,但你很难用关税换来长期追随。把谈判掀翻,盟友就会开始备选方案,一旦备选方案成熟,回不来。


我看这次加方的广告确实失算。打里根牌,想赢的是美国内部的争论场,但特朗普把棋盘换成了司法独立和舆论干预,这就不是同一个频道了。加拿大估计以为是讲道理的路数,结果碰上的是讲立场的玩法。


有人问,那加拿大能扛多久。数字摆那,13。1%的实际关税,短期不致命。可它逼着企业加快调整,供应链绕路,市场布局转向。你说成本上升,对,也上升。但每一次重压之后,新路径一旦跑通,就会有新的稳定。如果十年计划真推进下去,加拿大对美国的依赖可能会降到一个新水平。


“中方收到信号”这个细节很关键。它意味着加方不是试探性放风,而是想点对点推进。APEC是他们选择的窗口,既有礼节,也有场合。能不能迅速落地不好说,但方向不会变。因为这不是哪一届政府的情绪,而是一套风险对冲的安排。


我还注意到一个心理变化。以前这些国家谈中国,总是绕着说“补充”。现在直接说“战略关系”。词变了,心态也变了。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要在结构上做调整。


这对华盛顿意味着什么。很简单,过去的亲密盟友开始出现“倒戈”迹象。不是公开对抗,而是悄悄分散风险,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长期看,这比一次贸易摩擦的伤害更深。


有人可能会说,特朗普就是要用极限施压拿更好的条件。可以,短期能拿到。但每一次极限施压,都在透支别人对你的耐心。有时候,谈判的艺术不在于你能把对方逼多狠,而在于你能不能让对方愿意继续坐在桌边。


“把桌子掀了,盘子就会碎,碎了就不好拼。”这不是情绪,是商业常识。尤其在跨境贸易里,产业链上上下下都在看风向。一次掀桌子,可能不是当天的损失,而是三五年后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深夜发文,宣布终止谈判,中国已接到通知,美亲密盟友倒戈



回到加拿大这边,短期动作基本成形。第一,内部修复,想办法把谈判拉回去,至少搭个桥不让关系继续滑。第二,对外加速,和中国谈战略层面的东西,尽量在APEC上有互动,有画面,有进度。第三,企业侧调整,订单、投资、物流,该分散的分散,该换线的换线。


我个人觉得,他们没有太多退路。既然美国不再是可预期的伙伴,就必须把不确定分摊出去。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是生存问题。谁能给稳定,谁就值得多投一点筹码。


反过来看美国。美国市场依然大,技术依然强,这没变。变的是,它对盟友的可预测性。政策像钟摆,今天是这样,明天可能就那样。企业不喜欢摇摆,政府更不喜欢。于是大家学会了不把赌注压在一个人身上。这是特朗普未必在意的东西,但这是现实。


“盟友不是天然资源,开采过度就会枯竭。”这话很直白,也很无奈。用力太猛,对面就会脱敏。你说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算夸张。短期赢了气势,长期丢了圈子。


最后把链条捋清楚。23号深夜,特朗普发帖,理由是加拿大用“欺诈性”广告,引用里根反关税的内容,涉嫌干扰最高法院及其他法院的裁决,于是切断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受到直接冲击,原本寄望舆论反转的算盘落空。由于8月实施的“对等关税”,加拿大本就是受伤较重的一方,部分商品税率高达35%,即便受加美墨自由贸易协定的庇护,多数产品暂时免于威胁,但加拿大学者测算的实际关税仍有13。1%。不确定放大了伤害。22号卡尼提出十年内对非美市场出口翻番,次日官员释放与中方建立“战略关系”的信号,期待在APEC会见中方领导人。这是一条清晰的分流路线。


“真正的拐点不是一次关税,而是信任被打断的那一刻。”从那之后,大家就开始另起炉灶,哪怕慢一点,哪怕贵一点,也要自己掌控节奏。


这件事还没落幕,变数还会有。但有一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且不太可能回头。那就是,把命门交给一个随时可能翻脸的伙伴,风险太大。加拿大已经说出心里话,欧洲也在动,美国不得不面对一个局面,过去的朋友圈不再铁板一块。


接下来看两件事。其一,谈判有没有可能复活。其二,加中之间能不能在APEC打开一扇门。前者关乎短期气氛,后者更像长线布局。无论哪一件,方向都不会改变,那就是去风险、找稳定、保确定。


“掀桌子容易,重建桌子难。”对谁都一样。谁能稳,谁就能赢更多时间。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