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07:37 3 cc

就在最近,中方在稀土领域收紧管制后,美方坐不住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他迅速联系了中方,但北京拒绝接听电话,而就在稀土管制发布第4天,特朗普终于收到了北京给出的答复,中方送上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可以看出,中方对美国的态度很坚决。据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透露,13日当天,中美双方进行了工作层会谈,双方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框架下,保持着沟通。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北京通过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工作层会谈,向美方传递了十个字的回应:“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这十个字,简短如刀锋,却重若千钧。它不是情绪化的宣泄,而是一次战略定力的精准投射。它告诉世界:中国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布局,从规则接受者蜕变为规则塑造者。而这场变局的支点,正是被称作“工业维生素”的稀土。

稀土不是土,也不是寻常金属。它是F-35战斗机飞上蓝天的骨骼,是特斯拉电机高速运转的心脏,是宙斯盾系统锁定目标的神经。一架F-35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核潜艇更是高达4吨。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其现役1900多种武器系统完全依赖稀土供应,而其中87%的供应链命脉,系于中国之手。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更致命的是,美国缺的不只是矿,而是技术。即便它能在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或非洲找到原矿,也绕不开中国的精炼能力——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集中在中国。中国不仅掌控资源,更掌握将“黑石”变为“黄金”的核心技术。

正因如此,当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发布第62号公告,宣布对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时,真正的“核按钮”才被按下。新规不仅限制国内出口,更延伸至境外:任何使用中国技术或含有0.1%中国稀土成分的海外产品,出口均需北京批准。这相当于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上安装了一个“中国开关”。

面对断供危机,特朗普政府迅速打出三记重拳:加征100%关税、威胁取消APEC会晤、限制对华软件与零部件出口,包括波音供应链的潜在断供。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然而,这套“极限施压”的老剧本,在2025年的棋局中已显疲态。第一记关税大棒尚未落地,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3.5%,高科技企业市值蒸发7700亿美元。市场用脚投票,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最终由本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

第二招“外交脱钩”,在APEC临近之际显得尤为尴尬。特朗普一面宣称“不会见中方领导人”,一面又暗示“期待对话”,前后矛盾,自相拆台。这背后,是其政治周期与经济现实的撕裂——2026年中期选举在即,他需要对华强硬的形象,却无法承受供应链崩盘的代价。

第三招“技术封锁”,更是早已失效。自《芯片与科学法案》出台以来,美国对华高端芯片出口限制不断加码,但中芯国际14纳米良率已突破95%,华为昇腾芯片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化。封锁非但未遏制中国,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三招未立,美方已显颓势。而中方仅出一招,便直击命门。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孤注一掷,而是体系化出招。

自2025年初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以来,美国军工企业接连告急:雷神公司暂停“战斧”导弹生产,洛克希德·马丁推迟F-35交付。特斯拉每辆车需2公斤稀土永磁体,原料短缺致其北美电池工厂建设延迟6个月。

中国将稀土开采、冶炼、金属制备等全套技术纳入管制清单,严禁中国专家为境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这意味着,即便美国在巴基斯坦投入5亿美元勘探稀土,也无法绕开中国的“技术墙”实现量产。

中方引入“最终用户追溯机制”,要求全球范围内含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必须申报。这一制度将中国管制权从国境之内延伸至全球产业链末端,形成事实上的“域外管辖”。与美国滥用“长臂管辖”不同,中国的做法基于《出口管制法》的清晰法律框架,更具规则正当性。

最后是多维反制协同。除稀土外,中国同步加大对美大豆进口的调控力度,对美国船只征收额外港务费,精准打击特朗普票仓州的农业与航运利益。这些举措环环相扣,形成“资源—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反制网络。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最令华盛顿震惊的,不是反制措施本身,而是中方的态度转变。

过去,美方一个电话,中方往往迅速回应;一次威胁,便可能换来谈判让步。但这一次,格里尔的电话打了四天无人接听,特朗普的威胁喊了一夜便匆匆改口。中方选择通过工作层机制保持沟通,而非高层直接对话,既维持了“斗而不破”的底线,又彰显了战略定力。

这种“冷处理”,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博弈的逆转。它向美方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你无法再用舆论施压、政治表演来主导节奏。中国不再急于“灭火”,而是让压力反向传导——让美国军工焦虑、让资本市场恐慌、让盟友重新评估对华依赖。

正如瑞士信贷分析所言:“中美关系已进入‘脱钩与依存并存’的新常态。”美国想摆脱中国,但十年内难以重建完整供应链;中国也不追求完全脱钩,而是以可控反制换取谈判筹码。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早已超越关税与贸易,演变为一场关于“谁定义规则”的较量。

美国曾靠美元与技术霸权定义世界规则,而中国正通过掌控关键资源与核心技术,重新定义“战略资产”的内涵。当稀土从原材料升级为战略工具,当技术管制成为反制武器,全球产业链的权力结构也随之重塑。

上合组织推进本币结算,人民币原油贸易占比突破12%;欧盟加速稀土回收研发,日本启动海外勘探计划;印度则寻求与中国深化加工合作——这些动作,无不折射出一个事实:旧的单极秩序正在瓦解,多极化时代加速到来。

四天后,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复,中方给出的10个字,让他死心了

而中国,正以稀土为支点,撬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十个字,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底气,一种智慧,一种历经风雨后的从容。

从“两弹一星”突破封锁,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从5G领先全球,到量子计算、DeepSeek大模型崛起,中国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今天的中国,不再惧怕任何极限施压。

美国若想坐下来谈,可以。但必须带着平等与诚意,而不是威胁与傲慢。若执意要打,中国也绝不退缩——因为这一仗,我们已经准备了太久。

历史终将证明:当一个国家掌握了资源、技术与战略定力,它便拥有了定义未来的资格。而这十个字,正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最清晰的回应。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