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来干嘛?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30日 19:37 3 cc

最近北京城有点奇怪。天不亮药店门口就排起长队,好多日本游客,手里捏着写满字的纸条,对着药柜一条条打钩。同仁堂的朋友说,这些人买中药采购量较大,一买就是好几大包,付钱大多用现金,还认真核对说明书才放心。

街边茶叶店也挤满了人。张一元的店员说,日本游客常直奔茉莉花茶柜台,一次买好几盒,专门挑包装精致的。有个姑娘说要给街坊邻居带回去,买的比自己吃的还多。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来干嘛?

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潘家园。以前觉得那是卖古董的地方,现在确实有不少日本游客在转悠。有个穿着日式风格服饰的阿姨花三十块买了块碎瓷片,说要做书签。摊主老李还简单学了几个日语词,介绍碎瓷片时提到有些是仿古样式的。

秀水街那边人气也很旺,一些售卖风格近似大牌设计的摊位经常被围住。日本游客选购仿款围巾和包袋显得很从容,有人说日常搭配用看起来还不错。有个学生模样的买了十条围巾,说差不多够一年搭配使用。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来干嘛?

他们最后都往特产店跑。糖炒栗子和真空烤鸭经常卖得很快,臭豆腐也成了常见手信。有个大叔买了十袋栗子,要求用保温袋装好,说带回去给孩子尝尝。有对夫妻还带着小孩路过一所北京的国际学校,驻足看了看之后,就直接去潘家园继续逛了。

一位常来的日本大叔天天来买枸杞,说这边价格比较划算。有个老太太要求把调理肠胃的药分装成小包,说是方便家庭使用。买完茶叶还反复确认耐不耐泡,注重实用性能。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来干嘛?

这些人里不少表示长城故宫以前都去过,这次就是来“补货”的。算算账,部分游客觉得省下景点开销用来买药和特产更实在。旅行方式本来就有不同,有人偏爱打卡观光,也有人更关注购物和体验本地生活。

现在像部分药材、茶叶等商品,在北京购买确实价格更有优势。青花瓷式样的书签、特色零食当手信,这些消费行为也体现出不同的旅游观念。原来旅游还可以这样——既注重实惠,又能带回不少本地特色产品。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来干嘛?

这些人说长城故宫都去过,这次就是来“补货”。算上汇率与关税差价,景点门票加导游费不如省下来买实惠货。旅行分两种,一种拍照留念,另一种专挑家乡稀缺又划算的东西。

如今北京的中药材、茶叶、文创小物确比日本便宜近半,青花瓷残片做书签、茯苓饼当手信,这些思路刷新了对“购物旅行”的认知。原来行程可以这么规划:省下门票,换回满箱心意。

当“到此一游”让位于“到此一购”,旅行的意义便从打卡转向交换生活。你曾为哪件外地小物甘愿放弃景点?评论区聊聊你的“反向剁手”经历。若觉得有趣,点个收藏,让更多旅伴看见北京隐藏的另一面。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