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30日 04:37 3 admin

1962年自卫反击战后,中国空军在青藏高原上空一度陷入被动,长达40年之久,这是实打实的技术和地形因素造成的局面。印度空军借着外部支持,装备更新快,在高原制空权上占了上风。中国空军则一步步通过自力更生,实现了逆转。

中印战后空军力量对比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结束,中国军队取得胜利,但印度从中吸取教训,开始大力发展空军。战时双方都没有发生空战,主要因为中国空军在西藏部署有限,机场条件差,无法支持大规模作战。印度空军当时装备老旧,主要是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如吸血鬼和猎人式,数量虽多但可用率低。中国空军拥有米格-17等喷气机,性能相对先进,但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影响飞机推力,起降难度大。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战后印度从苏联获得米格-21生产线,1965年开始本土生产,到1970年代初装备超过200架。这些飞机配备火控系统,在高原有一定适应性。中国也从苏联引进米格-21,但生产进度慢,直到1970年代末才批量歼-7。印度空军实力快速提升,掌握了西藏上空部分制空权。中国空军在装备上落后,只能靠地面雷达和高炮防御。印度空军频繁巡逻边境,中国空军难以有效拦截。高原气候多变,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空军劣势。印度从西方采购直升机,如贝尔-47G和西科斯基S-55,加上苏联米-8,总数超过200架,用于边境运输和支援。中国直升机发展晚,直到1980年代末才有直-8和直-9,无法在高原长期部署。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1970年代,印度空军生产改进型米格-21bis,中国空军仍以歼-6和歼-7为主,这些机型在高原性能衰减严重。印度空军在边境空中活动增加,中国空军被动应对。印度空军从苏联和西方多渠道采购,装备多样化。这段时期,中国空军在高原制空权上处于下风,印度空军压制明显。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印度空军装备持续领先

​进入1980年代,印度空军换装米格-23,从1982年开始服役,这种变后掠翼战斗机具备超视距能力,在高原作战有效。中国空军主力歼-8虽升级,但性能不如米格-23。印度空军1985年引入法国幻影-2000,机动性强,进一步拉大差距。中国空军在高原机场少,贡嘎机场等设施逐步完善,但起降载荷受限。印度空军基地多在低海拔,起飞优势大,能携带更多载荷。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印度空军从英国采购美洲虎攻击机,1979年至1981年交付,用于边境低空任务。中国空军缺乏类似机型,防御依赖地面部队。印度空军苏-30从1997年开始交付,总数约270架,配备先进航电。印度空军在高原空中巡逻频繁,中国空军难以反制。直升机方面,印度部署大量米-17和米-8,中国直升机数量少,适应高原差。印度空军利用这些装备,在西藏上空维持压力。中国空军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装备更新慢,技术落后。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中国空军自主创新逆转

​新世纪后,中国空军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力量逆转。歼-10于2004年服役,四代机标志,适应高原作战。中国空军投入资源,开发歼-20,于2017年列装,隐身设计在边境优势大。歼-16和歼-10C成为主力,压制印度空军。中国空军高原机场增多,支持大型机部署。印度空军采购F-21,但技术转让有限,无法改变依赖格局。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而印度空军早期领先,但本土制造弱。中国空军持续发展,确保边境安全。未来,中国空军保持优势,维护国家主权。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国空军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