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十大品牌 2025年05月03日 10:35 5 admin

又来了!2021年,印度前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大声宣布:如果中印再战,中国会败。

气势汹汹,声音响亮,可真掰开了看,底子就有点虚。

1962年那一仗,印度输得干脆利落,如今嘴上是赢了,装备、后勤、兵员、地形呢?一样没改多少。

民调说七成人信心爆棚,媒体说军力压过中国,可一翻账本,硬实力的差距清清楚楚摆着。

嘴上胜了,手上没底气

2021年,印度前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在公开场合放话:“如果中印再战,中国是打不过印度的。”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在印度国内引发热烈响应。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毕竟,1962年的边境战争,是印度国家记忆中抹不去的疼。痛到今天,很多人连战争原因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一句“吃了大亏”。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62年过去了,印度社会从来没有真正和那场失败和解。这不仅是情绪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每一任印度政府,都要在边境问题上摆出强硬姿态,哪怕明知心里没底气。

一项2020年的“Mood of the Nation”民意调查显示,72%的印度受访者相信印度军队可以击败中国。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只有9%的人承认自己可能打不过,还有10%的人觉得两国会打成僵局。这个数字背后,是一种国家级的集体自我安慰。

这种情绪不仅存在于民间,也体现在官方叙事中。印媒多次强调,印军在人数、地形适应性等方面有“优势”,试图从心理上重建对华信心。​

但自信归自信,实战是另一回事。1962年那场战役,印度高层对中国军力一无所知,盲目冒进,结果仓皇溃败。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如今,换了新装备,喊了新口号,真正的战斗力有没有跟上?这才是最该问的问题。

在拉瓦特将军信誓旦旦的背后,是一套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他说,1962年之所以惨败,是因为印度军队当年没做好准备。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言下之意,只要今天准备充分,就一定能赢。但战争从来不是考试,准备充分并不代表就能得高分。

中国今天的军力状况,与1962年不可同日而语。而印度,尽管有了些新武器,整体体系建设、后勤保障、科技水平、人员素质,依然有着肉眼可见的短板。

喊口号可以提气,但打仗,是要拼硬实力的。

军鼓敲得响,底牌捂不住

为了给民众打气,印度媒体一直在热炒“印军优势论”。“今日印度”网站在2017年曾系统列举印军在海陆空三军的“优势”,试图反驳“中国更强”的普遍观点。​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他们说,在总兵力上,加上预备役人员,印军超过了解放军;在陆军装备上,装甲车、牵引火炮数量多于中国;在海军上,印度有三艘航母(实际上只有一艘能用),理论上能在印度洋对中国施压。

问题是,这些数据一层层扒下来,露出来的全是短板。

比如总兵力。印度把预备役人数叠加进总兵力数据,得到420万的吓人数字。但实际上,现役部队中,中国约226万人,印度约136万人。再加上中国兵员素质显著高于印度——中国成人文盲率仅4%,而印度政府自己承认文盲率在20%-30%。

用这样的士兵操作现代装备,指望他们打赢高技术战争,只能说太乐观。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再比如陆军装备。表面上,印度牵引火炮数量比中国多,但仔细看,山地作战环境下,机动性和反应速度才是关键。

牵引火炮转移困难,极易成为固定靶标。反观中国,近年来大规模装备自行火炮和多管火箭炮,适应高原作战的灵活性远超印度。​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空军更不用说。按照印媒自己的数据,中国战斗机数量、隐形战机数量、空中预警机数量,全部领先。中国歼-20隐形战机已形成战斗力,而印度至今连一款国产四代机都没有列装。

至于海军,印度媒体试图拿印度洋说事。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但数据摆着:中国海军潜艇68艘,对比印度15艘;驱逐舰35艘,对比印度11艘;护卫舰51艘,对比印度14艘。​远洋保障能力暂时不是强项,但如果战争局限在陆地,海军影响微乎其微。

总结一句话:军鼓敲得响,底牌早就捂不住。

地图没变,地形不会撒谎

中印边境,不是草地,不是平原,而是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山区。这块地方,从地理条件上讲,就注定了对装备、对士兵素质、对后勤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1962年,中印之战,印度吃了大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原作战准备不足。当年,印军穿着夏装被推上零下几十度的山地,弹药短缺,补给跟不上,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六十年过去了,地图没变,气候没变,地形当然也没变。

今天,谁在边境部署的兵力更多?谁的补给线更短?谁的高原作战经验更丰富?答案清清楚楚。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根据解放军的部署,中国在西藏、新疆等地已完成一系列机场、铁路、公路建设,形成快速机动能力。

光是西藏地区,中国就有超过六个可供重型运输机起降的机场。​反观印度,边境道路通车率不足50%,至今还有不少地区靠骡马运输弹药。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高原作战,讲究的不只是士兵意志,还有后勤续航。解放军可以快速空运补给,建立多级前沿基地,轮换部队。而印度,即便有强烈意志,也很难弥补补给线过长、道路不畅带来的系统性劣势。

再说重装备。坦克、装甲车虽然数量摆在那儿,但山地作战几乎派不上用场。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远程炮兵、高原型战斗机、精确制导武器。而在这些方面,中国手里握着歼-20、红旗-9B、PCL-181自行火炮这样的大杀器。

印度前国防参谋长:62年的惨痛教训不再有,若中印再战中国会失败

地图不会撒谎,地形不会撒谎。

喊破喉咙也改不了地球物理。就算换一千个拉瓦特将军出来打气,也改变不了中印两国现实的军力差距。

战争,不听口号,不看民调,只有实力才算数。

参考资料

民意调查:印度人相信该国的军队可以击败中国的军队.今日印度.2020-08-07

【解局】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惨败?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环球网.2017-07-04

印媒对比中印军力列举诸多“优势”,反而暴露诸多弱点.澎湃新闻.2017-08-07

中印军力对比出炉!中国34项远超印度.中国网.2017-08-07

美媒分析:中印若开战印度为何注定惨败.环球网.2017-08-11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