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冲突、气候双重危机:是时候给“负责任投资”立新规了!

排行榜 2025年11月02日 15:39 5 admin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冲突、气候双重危机:是时候给“负责任投资”立新规了!

在过去十年间,可持续或责任投资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种投资策略以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ESG)为基石。该标准体系旨在确保资金流向那些致力于保护环境、通过劳工标准等举措惠及民众,并以道德、透明及负责方式运营的企业。

全球ESG资产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40万亿美元(约合30万亿英镑)。然而,尽管规模持续增长,不同ESG服务商之间标准与数据的不一致性,使得责任投资的复杂程度远超应有水平。

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危机——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动荡以及经济学家所称的“宏观经济碎片化”。这指的是全球经济合作的瓦解:各国转向内顾,实施关税壁垒,推行分歧的货币政策,并让政治紧张局势阻碍了对共同挑战的合作应对。

ESG的传统边界正面临考验,艰难的抉择随之浮现。ESG基金是否应继续排除军工企业?抑或,我们是否该在动荡的世界中,重新审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内涵?

数十年来,防务企业与烟草公司、化石燃料巨头同属被排斥的类别——因其损害社会或与和平理念相悖,而被ESG投资组合拒之门外。例如,2022年初,一份欧盟(EU)报告曾建议将武器投资正式归类为“社会有害”项目,禁止将其纳入宣称符合道德标准的基金。

冲突、气候双重危机:是时候给“负责任投资”立新规了!

但自2022年俄罗斯(Russia)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公众舆论与投资者的认知开始转变。安全正被重新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稳定,气候行动便无从谈起。多国已着手调整政策。德国(Germany)已将国防产业重新归类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瑞典(Sweden)最大银行之一的SEB,曾长期禁止旗下基金投资军工产业。但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该行逆转了政策,允许对国防领域进行选择性投资。该银行将此决策归因于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

更近期的变化是,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于2025年3月发布了“欧洲再武装计划”。该计划旨在未来四年内动员8000亿欧元(约合6970亿英镑)的国防投资。这些变化引发了一个关键质疑:国防开支能否被视为负责任投资策略的一部分?

灰色地带丛生的世界

尽管将国防纳入ESG框架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欧盟尚未正式明确此类投资是否符合其可持续金融标准。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企业和金融机构正面临着混乱且往往相互矛盾的局面。

随着可持续投资日益主流化,其也更容易遭受“洗绿”、政治压力及道德价值观冲突的侵蚀。在某个国家被视为“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国家可能难以被接受

例如,在东南亚(Southeast Asia)的大型水电项目,可能因生产低碳能源而满足ESG中的“E”(环境)要素。但与此同时,这些项目也可能导致原住民社区被迫迁离——这恰恰破坏了ESG中“S”(社会)要素的内涵。旨在为马来西亚(Malaysia)提供绿色电力的巴贡水坝,在淹没区域时就导致了约9000人被迫迁离。

个人投资者似乎越来越关注其资金的价值实现。但多数人仍不清楚ESG基金的构成方式及其可能包含的内容。基金文件中极少明确披露是否包含国防企业。这种不透明性,使得投资者难以确保其投资组合与个人道德观念相契合。

为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投资者应要求获得更清晰的报告,尤其是针对那些可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的“军民两用技术”,以及核能、监控技术等存在争议的行业。

投资者可以考虑询问基金是否明确披露其对国防、军火或两用技术的立场,以及该基金如何平衡短期的地缘政治现实与长期的环境可持续性。根本上,他们应审视基金的道德立场是否与自身价值观相契合

在气候风险加速与地缘政治碎片化的时代,ESG投资的格局绝非非黑即白。将军工国防纳入“道德”或“责任”投资的范畴,此举看似矛盾,实则映射出更深层的变革。

冲突、气候双重危机:是时候给“负责任投资”立新规了!

在当今时代,安全与可持续性正日益交织。真正的挑战不仅在于我们的投资方式,更在于我们如何界定自己所追求的“善”。世界愈发复杂,责任金融的框架也必须随之进化。资本的流向,终究反映着人们对“安全”与“未来”的取舍。当硝烟与洪水同时叩响大门,那份写着“责任”的投资说明书,或许正等待着一个更艰难、也更诚实的答案。


这是一个艰难的权衡。你认为在当今局势下,投资国防工业还能被视为一种“负责任”的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作者 周乐(Zhou Le)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