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收到大陆贺电,不到24小时,郑丽文想赴北京面谈,赖清德开始慌了

排行榜 2025年10月22日 02:36 3 admin

收到大陆贺电后,郑丽文希望赴北京面谈,赖清德开始慌了。那么,为何郑丽文刚当选就想赴大陆对话?赖清德又为何因这一动作陷入焦虑?

10月18日,国民党第12届党主席改选尘埃落定,候选人郑丽文以过半票数胜出,成为国民党第二位女性党主席。次日,大陆致电祝贺,强调两党应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国家统一。郑丽文迅速回电致谢,并在采访中直言要赴北京面谈,甚至放言“若能为两岸和平共荣,什么工作都愿意做”。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岛内政坛震动,更让赖清德当局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乱。

收到大陆贺电,不到24小时,郑丽文想赴北京面谈,赖清德开始慌了

事实上,郑丽文的大陆之约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其政治生涯的必然选择。作为民进党出身的“转型者”,她深谙绿营政治话术,却因目睹民进党内斗与“台独”骗局,最终转向蓝营。此次当选后,她公开表示,绝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地缘政治牺牲品”,而要成为“和平缔造者”。

这一主张直接揭穿了民进党“抗中保台”口号的空洞与矛盾。也呼应了大陆对两岸和平的期待。更重要的是,郑丽文明确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对话的基础,强调要让台湾人自信说出“我是中国人”。这种立场与大陆贺电中的“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形成强烈共鸣。

然而,郑丽文的破冰姿态,却让赖清德当局如坐针毡。赖清德在回应郑丽文当选时,其言论中仍充斥不接受”九二共识”的论调。这与郑丽文倡导的“和平对话”形成尖锐对立。更令赖清德焦虑的是,郑丽文作为首位民进党出身的国民党主席,其政治经历本身便是对绿营的“降维打击”,她既熟悉民进党选举手法,又深知蓝营传统优势,这种“双重身份”让她在竞逐年轻选票、整合在野力量时占据独特优势。有评论称,郑丽文的胜选是国民党“求新求变”的体现,而这种变革恰恰击中了民进党“选举至上”的软肋。

收到大陆贺电,不到24小时,郑丽文想赴北京面谈,赖清德开始慌了

更重要的是,郑丽文的行动打破了民进党对两岸叙事的垄断。长期以来,民进党通过“去中国化”教育和操弄“仇中反中”情绪,试图将两岸关系塑造为“对抗性”议题。但郑丽文以“九二共识”为基石,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主张通过对话化解矛盾、推动共荣。

这种叙事不仅唤醒了台湾社会对和平的渴望,更暴露了民进党“台独”主张的虚幻性。正如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所说,大陆贺电中的“推进国家统一”“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等表述,既是向国民党传递信心,也是向台湾同胞阐明方向。而郑丽文的赴陆意愿,正是对这一方向的积极回应。

赖清德的慌乱,本质上是其“台独”路线面临挑战的体现。当郑丽文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对话时,赖清德却仍在重复“国防预算提升至GDP5%”的老调,这种“以武拒统”的姿态,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显得格格不入。更讽刺的是,民进党对郑丽文的酸言酸语,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虚弱——他们既无法否定“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又无力回应台湾民众对和平的朴素期待。

收到大陆贺电,不到24小时,郑丽文想赴北京面谈,赖清德开始慌了

历史早已证明,任何试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终将被时代抛弃。而任何推动民族复兴的努力,都必将被历史铭记。当郑丽文踏上赴陆之旅时,她不仅是在完成一次政治使命,更是在书写两岸关系的新篇章。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