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国台办正式宣布:邀请台湾同胞出席阅兵,赖清德拦都拦不住!国民党却在阻止郑丽文?

排行榜 2025年09月03日 07:37 4 cc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27日,国台办例行发布会上,一句“邀请台湾同胞来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答复,把两岸关系、岛内政治、民族认同、历史记忆这些绕不开的话题,一口气推到了聚光灯下。这不是单纯的邀请名单问题,而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正面对撞。

国台办正式宣布:邀请台湾同胞出席阅兵,赖清德拦都拦不住!国民党却在阻止郑丽文?


国台办发言人当场肯定,台湾同胞不仅被邀请,还会以各界代表身份出席北京的纪念大会。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年。官方罕见强调台湾同胞“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不是给台湾送温情,而是对历史的正本清源。台籍抗日志士、台湾义勇队、那些在大陆参军的台湾青年,都是中华民族最真实的记忆。这些老兵、这些故事,原本应得到全民族的礼遇与尊敬。

赖清德不仅严令禁止岛内民众前往北京,还公开点名警告马英九、洪秀柱这些蓝营大佬,谁敢出席就“法办”。抗战老兵、退役军官,全部盯死。更荒唐的是,赖清德还威胁要取消这些抗战老兵的养老金和退休金。对于一批九十多岁的老人,这种做法堪称政治勒索,简直毫无人性。民进党嘴里喊着“自由”,手里却玩着“绿色恐怖”,把民主挂在嘴边,把专断写进行动。岛内舆论早已看穿:赖清德不是怕老兵去“变节”,而是怕他们在北京的观礼席上,用自己的人生见证,把民进党精心包装的历史谎言彻底击碎。

在这种压力下,岛内的理性声音终于站了出来。马英九在“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见证与省思”座谈会上,毫不留情地批评赖清德“应该为这些不当言论向台湾民众郑重道歉”。这样的立场,代表着台湾社会中依然存在的民族良知和历史责任。可惜的是,这样的声音,在岛内早已被民进党高压政策边缘化,想要冲破“绿色封锁”,难度越来越大。

民进党对台胞赴京的封杀和对历史的切割,动机很简单:它需要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纽带、民族纽带、文化纽带,只要岛内民众对两岸有一丝认同感,赖清德的“台独”神话就会土崩瓦解。大罢免惨败,民意不买账,赖清德依然一意孤行,把2300万台湾人当赌注,疯了一样往“台独”深渊狂奔。美国议员窜访、军费飙升、第一岛链前线……这些台词一遍遍在岛内循环,背后其实是彻底的战略焦虑。赖清德知道,真正能动摇“台独”神话的,不是大陆的批判,而是台湾民众对自身历史的认同。只要老兵能在北京登上观礼台,哪怕只有一刻,民进党的“历史剪刀”就全线失灵。

国台办正式宣布:邀请台湾同胞出席阅兵,赖清德拦都拦不住!国民党却在阻止郑丽文?


但更讽刺的是,国民党这边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国台办发出邀请,蓝营高层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因为他们正忙着“抢班夺权”的党内宫斗。党主席改选成了最新热点。郑丽文,这位被蓝营贴上“统派”标签的前“民代”,突然成了焦点人物。国民党中央却一边修改选举规则,一边推迟登记时间,明摆着不让她顺利参选。蓝营的“暗独”底色,其实在这场宫斗中暴露无遗。即使在对岸高规格邀请台胞、抗战老兵共襄民族盛典的时刻,岛内最大在野党依旧在自我设限、内耗不止。郑丽文被挡在门外,背后其实是国民党高层对“统独路线”的又一次妥协和自我阉割。

朱立伦主动放弃连任,卢秀燕因台中经济压力不参选,剩下的郑丽文、罗智强争议不断。蓝营的“年轻化”看似热闹,实则人心分裂、能量稀薄。马英九、王金平等老人被迫反复表态不参选,蓝营基层一片迷茫。有人说,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不是路线,而是人才断层。三次大选后,许多中坚力量要么出走,要么沉寂,剩下的新人不仅缺乏声望,也没有足够的实绩。蓝营各派系各自为战,没人能凝聚人心。郑丽文一旦参选,“统派”标签就会成为蓝营新一轮内斗的导火索。国民党一面高喊族群融合,一面自己画地为牢,把能代表民族认同的候选人挡在门外。在蓝营内部,“统派”早已成了被牺牲的对象。

国民党的自缚手脚,其实和民进党的“切割历史”如出一辙。两党都害怕“历史认同”成为撬动岛内政治格局的杠杆。民进党用行政手段搞封杀,国民党用党内规则搞阻挡。岛内主流民意被夹在这两股力量之间,想要突破“绿色恐怖”,又被“蓝色自宫”拖后腿。两岸主流民意其实未变,那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共创民族复兴。但这种情感,要么被民进党当作异端,要么被国民党当作风险。阅兵邀请本应是民族团结的契机,最终却成了岛内政坛的“照妖镜”。

再看岛内的现实,民进党高层也陷入内斗。柯建铭召集“绿委”在立法机构开会,结果出席率不到六成,派系内讧愈演愈烈。蓝营反而“护总召”,希望民进党斗得更狠,自己多点缓冲。岛内两大政党都陷入“自我消耗”,两岸关系越紧,岛内政治越乱。这种内卷,让岛内社会彻底迷失方向。

国台办正式宣布:邀请台湾同胞出席阅兵,赖清德拦都拦不住!国民党却在阻止郑丽文?


阅兵邀请,其实只是导火索。背后是两岸关系、岛内政治、历史记忆的三重博弈。大陆方面始终坚持用开放、包容、团结的姿态,邀请台湾同胞共赴民族盛典,正本清源。赖清德的“恐吓”和“威胁”,只会加深两岸历史认知的分歧,让更多台湾民众看清“台独”的本质。国民党的自我设限,则让岛内民族认同的力量始终无法成为主流。历史不会说谎,民族大义不容分割。真正的“杂质”,不是那些坚持历史、敢于直面真相的台湾同胞,而是那些用权力打压历史、用分裂消费民意的政客。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