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0日 04:39 1 admin

当演员舒淇变成导演舒淇,你期待她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2025年,入行30年的舒淇首执导筒,带来了处女作《女孩》。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这部充满自传色彩的新作一鸣惊人,入围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舒淇也因此片获得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上周末,《女孩》在国内院线公映,豆瓣开分7.2。

在华语文艺片领域,它或许尚有不足,却仍不失为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新片之一。

01

《女孩》的故事发生在1988年的中国台湾基隆港。

小丽(白小樱饰)生活在一个窘迫的家庭中:在工厂做工的父亲(邱泽饰)整日酗酒,喝醉了就殴打她和母亲(汤毓绮饰);在理发店上班的母亲含辛茹苦又心有不甘,把暴力传递给女儿,动辄辱骂或体罚小丽;相比之下,小丽的妹妹是这个家中最没有烦恼的人,她安心让姐姐替她负重生活。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小丽的生活由日复一日的琐碎痛苦组成:母亲给的钱只够妹妹吃早饭,长期饿肚子的她在学校多次晕倒;放学带着妹妹回家,一边看母亲脸色一边乖巧地淘米煮饭;睡前躲进衣橱里,提防晚归的醉酒父亲找由头殴打她。每天都很惶恐不安,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落下一阵推搡或一顿拳头。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转学生莉莉的到来,给小丽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亮色。有海外生活背景的莉莉美丽大方、阳光开朗,敢做小丽不敢做的许多事。压抑良久的小丽跟着她一起打扮、唱K、看录像带、坐陌生男生的机车去郊游……得到了久违的快乐。在恣意的另一边,小丽的家庭生活已摇摇欲坠……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毋庸置疑,小丽就是舒淇,小丽的灰暗童年就是舒淇的个人痛史。

初次掌镜的导演往往会从自己过往的人生中挑拣素材,而舒淇拍摄《女孩》亦是一段自揭伤疤的历程。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舒淇原名林立慧,生于中国台湾。她曾在采访中提及自己不堪回首的原生家庭,“很穷,不知道为什么总在挨打。”由于和父母感情疏远,她像《女孩》中的小丽一样,选择离家出走,去外面的世界透透气。早慧的她十几岁时就开始打工挣钱,拍写真广告,后赴香港发展,并逐渐在90年代的港影圈有了一席之地。

出走的女孩成长为大明星,并衣锦还乡——这是多么标准的成功学叙事。舒淇固然是个幸运儿,但人生大道并非花团锦簇,那些荆棘横生的成长之痛也被她一并咀嚼吞咽并自我消化。

关于自己的剧本,她写了十年,那些原生家庭之痛,数次易稿后以一种温柔的方式编织在了《女孩》里。这是一部情感浓度相当高的作品,它凝结了导演个人回望童年的复杂感情。

观众都知道小丽在承受父亲的暴力,但影片只是以她惊恐的梦魇和伸向衣柜的黑手来隐晦表达,因为舒淇不想让扮演自己的小女孩留下心理阴影。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影片在戛纳结束首映时,站在闪光灯下的舒淇泪流满面。

也许有很多个瞬间,她在小丽身上看到了昔日孤立无助的自己,而现在的她终于可以伸手摸一摸女孩的头。

02

很喜欢影片开头呼应侯孝贤《千禧曼波》的一幕:小丽和妹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中山陆桥,迎面碰到了飞奔而过的校服少女,这少女便是二十年前的母亲。那一刻,两代女性的命运发生了重叠。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一个向下坠落的家庭中,女孩有极大可能重演母亲的命运,甚至母亲重复的也是外婆的命运。

在一闪而过的插叙里,外公规训母亲的言行,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把不读书早早养家的外婆奉为女性标杆。小丽的母亲不幸被人设计性侵,外公非但没有安慰受害的女儿,反而认为这桩丑闻让自己颜面尽失,一怒之下将她逐出家门。在车站邂逅小丽父亲后,她仓促步入婚姻,又匆忙找了个理发店学徒的工作,人生由此滑向苦难的深渊。

母亲的婚后生活看不到一丝光亮,被家暴让她变得更加沉默,对女儿也没有什么耐心。她不是不爱女儿,而是成长自爱无能的家庭,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爱。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片中有一处情节将母亲的拧巴诠释得入木三分:小丽忘带午餐,母亲打算去学校送饭。出门前,她特意穿上了得体的裙子,对着镜子仔细化妆,但丈夫却质问她“打扮给谁看”,对其实施了性暴力。她麻木地出门,谦卑地问候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叫出小丽,递过饭盒后掌掴了她。

在母亲的认知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后不幸只能说明自己命不好。在小丽提出“你和他离婚”的建议时,母亲露出了不知所措和若有所思的神情。对于这类传统女性而言,逃离是从未想过的方向,待在原地被挫磨是既定的人生路径。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在母亲背后,仍有千千万万沉默的母亲被“母职”与“妻职”双重角色束缚,她们面临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女性的结构性困境。解严带来了思想解放,女权运动也随之兴起,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开始争取应得的权利;但滞后的市场机制和传统的家庭分工是一把巨大的枷锁,个人难以冲破系统牢笼,只能在新旧观念的夹缝中挣扎。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影片的后半段,母亲送走小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热议,这一举动到底是抛弃还是成全?其实应该是后者,离开的小丽成为了运动员,实现了身份地位的跃升,留下的小丽妹妹接了母亲的班,投身于美发行业。

小丽母亲终其一生也没能逃离困境,但小小年纪就展现出反叛意识的小丽拥有了更开阔的人生。

03

从女演员到女导演的迈步,于舒淇而言意义重大。

早期在香港影坛发展时,她拍《玉蒲团》《红灯区》《怪谈协会》。无论情色片抑或恐怖片,都隐含着对女性身体的剥削。后来,尔冬升邀她拍《色情男女》,扮演一位为生存不得不拍摄三级片的女演员,这无异于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映照。《色情男女》是舒淇表演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助她拿到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新演员奖。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而与侯孝贤导演的合作则开启了女演员舒淇的文艺片生涯,《千禧曼波》《最好的时光》用舒缓的长镜头挖掘出了舒淇的另一面,开辟了她在港式流水线商业片之外的另种可能。也正因为侯孝贤导演的鼓励,舒淇萌生了转型到幕后的念头。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女演员转型为女导演,不只是简简单单换个工种,而是一场权力的彻底位移,她们由被观看、被凝视的客体变成了拥有话语权、决策权的主体。

《女孩》可视为舒淇的“私影像”,但也印证了她的自主选择——讲述女性经验,激发女性共鸣,这是她想讲给大家听的故事。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谈的创作意图,“我希望透过这个故事告诉很多人……不要再错误地教育自己的小孩了……每一个女人都可能曾经是一个受伤的女孩。”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从业三十年的经历,也让她有足够优渥的资源去码齐自己的制作班底:监制叶如芬(《阳光普照》《我的少女时代》)、摄影余静萍(《少年的你》《七月与安生》)、音效杜笃之(《花样年华》《春光乍泄》)。

她挑选的演员有台北电影节影帝邱泽、最年轻的金马影后林品彤,甚至连打酱油的配角都是金马最佳男配陈竹升(《大佛普拉斯》)、台北最佳男配刘冠廷(《同学麦娜丝》)以及在《周处除三害》中有过亮眼表现的曾珮瑜、谢琼煖。

优质影人的合力护航,不仅弥补了剧本本身的短板,也提升了《女孩》的整体质感。

导演舒淇,回来掀桌了

从各方面来看,《女孩》都是一份经得起审阅的答卷。

祝贺导演舒淇转型成功、初执导筒就获得斐然成绩。

也祝贺女孩林立慧终于走出旧日阴霾、大踏步奔向阳光旷野。

艾米

责编 柴颖瑞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