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方一步不退,荷兰威胁:不要购买中国工厂芯片,欧盟也对华翻脸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5日 06:36 5 admin

近日,荷兰政府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名,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实施强制接管,此举在全球科技产业引发强烈震动。

作为欧洲工业强国,荷兰在半导体领域的政策转向,不仅折射出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更暴露出逆全球化思潮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

自荷兰前首相鲁特出任北约秘书长后,中荷关系悄然生变。

从阿斯麦(ASML)高端光刻机出口管制,到此次安世半导体接管事件,荷兰在半导体领域的对华政策与美国保持高度同步。

这种政策协调虽非首次,但直接动用冷战时期《货物供应法》实施企业接管,实属罕见。

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占据全球汽车芯片市场14%的份额,其位于英国纽波特的晶圆厂更是欧洲仅存的8英寸车规级芯片生产线。

荷兰政府的强硬举措遭遇中方对等反制。

中国商务部随即出台两项措施:一是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关联企业向第三国出口特定半导体部件;二是加强稀土精矿出口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在接管后迅速宣布终止从中国采购芯片,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决策,暴露出政策制定者对全球化产业链的认知偏差。

事实上,飞利浦、ASML等荷兰旗舰企业的崛起,恰恰得益于二战后形成的全球分工体系。

本周欧盟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时,意外将四家中国油企列入清单,此举与荷兰接管事件形成政策共振。

但相较于美欧惯用的金融制裁手段,荷兰直接接管跨国企业的做法开创了危险先例。

中方一步不退,荷兰威胁:不要购买中国工厂芯片,欧盟也对华翻脸

对比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双方始终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即便在技术封锁最严厉时期,中国也未采取接管美资企业的极端措施。

这种政策差异凸显荷兰此次行动的市场原则偏离度。

安世半导体纽波特工厂的停产风险已引发欧洲汽车业警报。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该厂供应的IGBT模块占欧洲市场需求的23%,大众、宝马等车企的电动车生产线面临断供危机。

更严峻的是,这种人为割裂产业链的行为正在动摇国际资本对欧洲营商环境的信心。

据伦敦政经学院研究,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将导致欧盟半导体产业投资减少37%。

中方一步不退,荷兰威胁:不要购买中国工厂芯片,欧盟也对华翻脸

荷兰政府援引的《货物供应法》诞生于1952年,其设计初衷是应对冷战物资管制,与现代跨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根本冲突。

法律专家指出,该法案未明确界定"国家安全"范畴,也未建立补偿机制,这种"法律工具主义"的滥用正在侵蚀荷兰的法治信誉。

相比之下,美国《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虽严格,但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作。

中国的应对措施呈现精准打击特征:稀土管制直指荷兰ASML的光刻机生产命脉,部件出口禁令则瞄准德国汽车产业链。

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既维护了市场规则,又避免了全面贸易战的风险。

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始终愿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合作,但"任何破坏产业链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回望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从美国对日本半导体行业的打压,到当前的中美技术竞争,产业保护主义从未带来真正赢家。

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计划"的失败,法国"阿尔斯通事件"的教训,都印证了行政干预市场的代价。

荷兰此次行动,本质上是在用20世纪的法律工具解决21世纪的技术竞争问题。

中方一步不退,荷兰威胁:不要购买中国工厂芯片,欧盟也对华翻脸

全球化不可逆的必然选择 在WTO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3.3%的背景下,荷兰的逆流之举显得格外突兀。

安世半导体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中荷经贸摩擦,更是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当德国工业联合会开始呼吁"避免选边站",当ASML总裁温宁克警告"脱钩将导致技术停滞",荷兰政府或许需要重新思考:

在全球化4.0时代,固守阵营对抗是否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答案将决定这个欧洲工业强国在未来产业链中的位置。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