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机圈一如既往热闹,芯片、系统和终端的发布会一场接一场。今年却多了些新意:在联发科天玑 9500 芯片与 OPPO Find X9 系列的发布会上...
2025-10-21 0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
2025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发布讣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第二天,他的妻子翁帆在《光明日报》发表短文,用“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总结这段跨越54年的婚姻。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讨论,有人感慨“科学巨匠陨落”,更多人却揪着“翁帆未来怎么办”“18亿遗产去哪了”等话题不放。
而这场讨论背后,藏着三个全民关注的疑问,不过真相,早已藏在两人的选择里。
杨振宁去世当天,82岁的清华教授朱邦芬透露了一个细节,杨振宁临终前曾对翁帆说,“三四十年后,这将是一段很好的罗曼史”。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老人家的安慰话,直到翁帆的回应出现,她没有避谈未来,而是平静地表示会继续好好生活,正是这种坦然,或许才是对“改嫁”传闻最有力的回应。
其实两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年龄差让外界直呼“离谱”。
有人翻出翁帆的学历,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职业是在电视台当主持人,所以就有很多人猜测她“图名图利”,甚至还翻出杨振宁前妻杜致礼的旧照,对比翁帆的穿着打扮,断言“替身论”。
但21年过去,这些声音逐渐消失,翁帆没靠婚姻捞金,没参加综艺炒作,甚至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她做的最多的事,是陪杨振宁逛书店、整理手稿、翻译学术著作。
有记者曾拍到两人在清华园散步,杨振宁拄着拐杖慢慢走,翁帆始终保持着半步距离,既搀扶又留出空间,这种默契,不是短期作秀能练出来的。
杨振宁早就看透世人的担忧,他在自传里写:“我比她大这么多,离开后她怎么办?”为此,他特意在遗嘱中声明“翁帆可再婚”,甚至帮她规划了独立生活。
但翁帆的选择出乎意料,她把杨振宁的书房改造成小型图书馆,收集了他所有著作和往来信件,整理出《杨振宁学术笔记》,计划捐赠给母校汕头大学,当外界还在操心她的婚姻时,她早已把生活重心转移到学术传承上。
“杨振宁留下18亿财产,翁帆只分到一套清华别墅”的谣言,几乎伴随两人婚姻始终,直到2025年10月20日,清华大学校友会公布档案,才让真相浮出水面,杨振宁一生捐赠超3亿元,仅清华高等研究院就获捐2.3亿,他晚年居住的别墅是清华1997年所赠,产权永远属于学校。
所谓“巨额遗产”,不过是网友根据海外报道的臆测。
1997年,杨振宁回国定居前,卖掉美国房产捐建清华专家公寓,当时有记者问他:“您在美国生活优渥,为什么回国吃苦?”他回答:“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后来刻在清华高等研究院门口。
2017年,95岁的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籍,有人质疑“晚节不保”,他却把国家发的津贴全部捐出。
有清华学生记得,杨先生每次来办公室,书包里都装着当天的《人民日报》,看到中国科技突破的报道,会像孩子一样拍桌子:“看!咱们又往前迈了一步!”
至于翁帆的真正“所得”,在我看来不过是有最珍贵两样,一是杨振宁的学术陪伴,二是精神世界的丰盈。
两人合著的《曙光集》里,翁帆翻译了杨振宁晚年写的诗:“我的一生是沐光而行的一生”,书页间夹着他们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合影,照片里,82岁的杨振宁搂着翁帆的肩膀,笑容像极了当年在西南联大教书的青年。
1995年,翁帆作为汕头大学志愿者接待杨振宁夫妇时,绝对想不到19年后自己会成为舆论风暴中心,当时有媒体拍到两人讨论《红楼梦》的场景,标题写着“白发教授与妙龄女生相谈甚欢”。
2004年结婚前夕,杨振宁在记者会上说:“她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杜致礼。”这句话被断章取义成“替身论”,却没人注意他接着说的那句:“但帆帆更像一束光,照亮我暮年的路。”
他们的婚姻经得起最严苛的审视,2015年,翁帆考取清华大学建筑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近代科学家故居保护”,答辩当天,杨振宁全程坐在台下,手写笔记比学生还认真。
有教授感叹:“她写论文查资料,比我们带研究生还细致。”2020年疫情期间,清华停课,翁帆每天开车送杨振宁去办公室,自己则在车里备课,保安记得,那段时间经常看到她蹲在车边啃面包,就为省下时间多听两节网课。
国际科学界对这段婚姻的态度耐人寻味,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莱因在采访中提到:“杨振宁晚年仍保持创造力,与年轻伴侣的互动功不可没。”
《自然》杂志更直接,直言他们用21年证明,爱情无关年龄,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滋养,就像翁帆在最新文章里写的:“他教会我仰望星空,我教会他享受烟火人间。”
这场讨论暴露了两个时代症结,一是对科学家私生活的过度窥探,二是对“成功人生”的刻板定义,有人把翁帆的婚姻解读为“攀附权贵”,却选择性忽视她放弃香港电视台主持人的高薪职位。
有人质疑杨振宁的爱国情怀,却忘记他推动中美学术交流、资助近百名中国学者赴美进修的贡献。
2025年诺贝尔奖揭晓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获奖者生平,却鲜少提及他们的婚姻状况,反观国内,一个科学家离世后,舆论焦点不是他的科学遗产,而是配偶的私生活。
这种反差值得深思,我们到底在追捧什么?又恐惧什么?
其实,我想说的是,人生不是流水线产品,真正的价值,从不在他人的评判里。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 享年103岁,2025-10-18,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十月的机圈一如既往热闹,芯片、系统和终端的发布会一场接一场。今年却多了些新意:在联发科天玑 9500 芯片与 OPPO Find X9 系列的发布会上...
2025-10-21 0
阅读文章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后续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文/出行官,禁止搬运抄袭、AI洗稿,侵权必究 在日常通勤这一方...
2025-10-21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上订票,以及网上订票下载什么软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2306网上订票流程 打开12306...
2025-10-21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山西运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西运城天气预报未来7天天气预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
2025-10-21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乐内蒙麻将开挂免费下载安装,以及微乐内蒙麻将怎么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乐内蒙麻将还要实名...
2025-10-21 0
刚上秤发现秋天才七天就胖三斤,再拖下去外套直接变紧身刑具。 减肥最怕走冤枉路,饿到睡不着还反弹,钱包先瘦。今天把一套刚被北京三甲医院营养科验证的四周流...
2025-10-21 2
40岁那天,她抱着体检报告在地铁口站了半小时,身边没人能替她拿一下包,手机里四百多个联系人,翻到底也不知道该打给谁。 这不是电影桥段,是北京某公园相亲...
2025-10-21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