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3日 15:36 3 admin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提到福建沙县,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飘香的扁食、拌面,可谁能想到,这片以小吃闻名的土地,还走出过一位能搅动中国新能源赛道的“学霸”?

他不仅是当年的沙县理科状元,更带着一家从高校实验室起步的企业,一路做到中国“充电桩一哥”,甚至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

他创办的企业凭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领域脱颖而出,收获资本市场的疯狂追捧?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这位沙县学霸,正是挚达科技的创始人黄志明,时间倒回1993年夏天,福建沙县一中的校园里,高考放榜的喜讯让黄志明的名字传遍小城,他成了当年沙县的理科状元。

带着这份荣耀,他背着简单行囊北上,敲开了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大门。

在同济大学的五年里,黄志明深耕汽车工程知识,1998年拿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学位后,顺利进入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从生产车间的技术员做起,他的成长速度远超同龄人。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恰逢德国大众在全球推广过程质量控制体系,黄志明因表现突出被选中参与发动机厂技术攻关,带领密封试验小组埋头钻研一年,最终破格晋升为技术总监。

此后十年,他的履历愈发亮眼,2004年参与筹建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当时德国大众最先进的TS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还先后担任规划部、物流部两大核心部门的总监。

在大众的十几年,黄志明不仅摸清了传统汽车产业链的脉络,更敏锐察觉到行业即将迎来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正在酝酿。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2010年,中国提出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理念,传统汽车领域难以突破的瓶颈,让新能源成了新的突破口。

36岁的黄志明不愿困在舒适圈,他想突破自己,更想为传统汽车行业寻找新方向。

这一年,他毅然从大众离职,踏上创业路。为了理清技术落地的思路,他先后参与赣州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大连绿色城区规划等项目,在咨询与系统开发中积累经验。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同年11月,挚达科技在上海杨浦区正式成立,只是那时的它,业务还带着些“跨界”色彩,为政府做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给国外车企开发车联网系统、帮电力公司设计智能电网方案。

2013年底,当时刚启动中国市场布局的特斯拉,正在四处寻找充电服务合作伙伴。

凭借前期在技术方案和系统开发上的积累,挚达科技成功成为特斯拉首批“私人充电服务专业提供商”,这次合作不仅验证了团队的技术实力,更让他们摸到了家庭充电市场的真实需求。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此后十年,挚达科技沿着“技术打底、模式创新”的路径加速奔跑,自主研发物联网智能硬件、搭建网联平台、构建充电服务体系,最终形成了“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的三位一体家庭充电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往绩记录期间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销量及销售额计,挚达科技稳居中国第一,其中销量市场份额达13.6%,全球份额也占到9.0%,妥妥的“充电桩一哥”。

10月10日,挚达科技(股票代码02650.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这一天成了黄志明创业路上的里程碑。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就给了市场一个惊喜,较66.92港元的定价高开183.92%,报190港元/股,总市值直奔113亿港元。

而在此前一天,10月9日披露的认购数据更让人惊叹,公开发售阶段录得逾5000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约2500亿港元,创下2025年港股新能源领域新股认购倍数的新高。

要知道,港股市场从不缺热门新股,但能引发如此疯狂认购的,往往是赛道前景与企业实力都过硬的标的。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挚达科技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充电桩一哥”的光环,更源于它“从单一产品到生态布局”的硬实力,如今的它早已不只是卖充电桩。

而是以“充电”为入口,聚合产品、服务、数字化、制造及品牌五大核心竞争力,搭建起交流桩、直流桩、绿色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和自动充电机器人四大产品线。

业务覆盖家庭场景,还能为能源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全球化布局也已延伸至多个市场,正在推进的“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2.0战略,更是要把“充电”打造成连接家庭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枢纽。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不过,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公司自2010年运营以来仍处于连续亏损状态。

2022年净亏损2514.7万元,2023年扩大至5811.6万元,2024年亏损进一步增至2.36亿元,2025年一季度单季亏损也有1708万元。

2020年前,中国电动车渗透率仅6.2%,市场规模小,车企议价能力强,挚达科技即便绑定了多家头部车企,也因订单量不足、成本高企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2021年后行业虽加速爆发,可2023年中起的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又把压力传导到了上游,电动车平均售价从2023年的18.4万元跌至2024年的17.1万元。

车企为控制成本,不断压低充电桩采购价,导致挚达向车企销售的充电桩均价从2022年的711.6元降至2024年的697.9元,服务均价更暴跌29.4%。

再加上为维持市场份额,公司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拓展零售与海外市场,团队扩张又推高了管理费用,多重压力下,亏损也就在所难免。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但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新能源领域的“烧钱”往往是为了长远布局,挚达科技早已想好破局之道,那就是“技术+生态”双轮驱动。

2024年推出的充电机器人就是个好例子,这款产品毛利率超50%,2025年一季度收入就达19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7%,成了新的增长极。

还有正在研发的EMS解决方案,虽暂未产生收入,但全球预测毛利率约30%,被业内视为未来盈利的关键引擎。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而且,挚达科技的成长,还离不开上海杨浦区这片“创新土壤”的滋养。

作为从杨浦区同济大学实验室走出的企业,这里不仅为它提供了早期的技术资源,2014年特斯拉刚进入中国时,杨浦区就敏锐地看到新能源充电的潜力,在大创智园区为挚达科技辟出专属车位展示技术成果。

这些年,杨浦区从“工业锈带”转型为“创新雨林”,依托复旦、同济等高校资源打造“三区联动”模式,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搭建科创服务平台,为像挚达科技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温床。

沙县理科状元太牛!创办企业成中国“充电桩一哥”,港交所也上市

如今杨浦区已成上海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还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支持新兴产业,更搭建起对接港交所的桥梁,挚达科技的上市,也是杨浦“科创强区”建设的生动见证。

从沙县理科状元到上市公司掌舵人,黄志明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汽车人”到“新能源创业者”的蜕变。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