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猪的朋友,说句实在话——未来这三年,很多事或许得学着松松弦。老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些目标不是拼尽全力就能立马实现,有些纠结放不下反而容易绊住...
2025-10-24 0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10月的国际经贸圈,有件事越想越蹊跷,因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中国已经连续好几个月不买美国大豆了,美国农场主愁得直跺脚。
而另一边刚当上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突然放出消息,说要大买美国大豆、汽车和天然气,要知道,美国大豆本来就占了日本70%的消费量,日本为啥还要额外多买?
更巧的是,再过几天,中美就要在马来西亚会谈,日本偏在这时候跳出来,高市早苗这波操作,真的只是为了讨好要访日的特朗普、稳固日美关系吗?要是只为这个,何必赶在中国停购美国大豆的节骨眼上?
要说清日本这波操作的门道,得先看看中美大豆贸易的现状,这早不是简单的“买豆子”,早成了两国谈判桌上的硬筹码。
特朗普政府早就放话了,希望中国赶紧买美国大豆,还把这当成了谈判的条件之一,为啥这么较真?
因为美国大豆产业连着中西部农业州的选票,对特朗普来说,这是实打实的“政治账”,可从今年5月开始,中国就暂停买美国大豆了,到10月已经整整5个月,这一下把美国逼得有点难受。
看数据就知道,美国农业部说,到9月底,美国大豆库存已经是近三年最高,不少农场主的豆子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有的甚至只能拿豆子换东西。
前几天美国某个储存豆子的粮仓甚至发生了倒塌,更着急的是,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快到期了,要是豆子再卖不动,不光农场主扛不住,特朗普的支持率都可能受影响。
就在这节骨眼上,中美敲定了要在马来西亚的东盟会议期间,专门谈大豆的事儿,对美国来说,这是个“解套”的机会,对中国来说,暂停采购本来市场正常的行为,可谁也没料到,日本偏偏在这时候凑上来,要接美国大豆的盘。
10月22日,路透社引了两个消息人士的话,说高市早苗正在搞一个“讨好特朗普的计划”,核心就是多买美国的大豆、汽车和天然气。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纳闷,觉得日本这招实在是没必要,毕竟美国大豆已经占了它70%的消费,再买就得少从巴西进口,让美国大豆垄断市场,这是何必呢?
可结合中美要谈判的背景再看,日本这步棋,就不是“没必要”,而是“别有用心”了,高市早苗这么干,绝不是脑子一热,而是把“利益账”算得门儿清。
说白了,日本这招就是咱们常说的“一箭双雕”,一边讨好特朗普,一边给美国在中美谈判里“递助力”。
这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稳固日美关系,给新政府铺路,高市早苗刚当上首相,头10天就有三场外交硬仗要打,去马来西亚开东盟会、在日本接特朗普来访、到韩国参加APEC会议。
这三场里,跟特朗普打交道是最重要的,毕竟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根”,新首相上任头一波示好,直接关系到后面政权稳不稳。
特朗普最在意啥?除了政治利益,就是美国产品的出口量,所以高市早苗选了最直接的方式,买美国最想卖的东西。
汽车、大豆、天然气,全是美国急着往外推的,尤其是大豆,正愁没买家,日本这时候伸手,等于给特朗普送了份“及时礼”,这个计划就是要“做让特朗普高兴的事”,目的是“加深日美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除了稳固日美关系,借着买大豆,高市还可能试图插手中美博弈,帮美国缓解压力,这也是最值得琢磨的,为啥偏偏赶在中国停购的时候?
中国从5月开始不买美国大豆,到10月已经5个月没下单,中美敲定马来西亚谈判是10月中旬,就在谈判前一周,日本放出了要多买美国大豆的消息,这个时间差,很难说是巧合。
要知道,中国一停购,美国大豆的出口压力立马就大了,这也让美国在谈判里少了点底气,可日本一旦多买,情况就变了。
日本本来就是美国大豆的大买家,70%的消费量已经是“压舱石”,再追加采购,等于给美国大豆产业吃了颗“定心丸”。
特朗普手里有了这份“出口数据”,跟中国谈判时,腰杆自然更硬,而且日本为了多买美国大豆,甚至不惜要少从巴西进口。
要知道巴西为了抢日本市场,特意优化了海运路线,把大豆运到日本的时间从45天缩到了38天,就是想跟美国争份额。
可日本宁愿放弃更方便的巴西货源,也要帮美国“救场”,这份“用心”,显然不只是为了日美关系。
日本多买美国大豆,看着是日美之间的交易,其实会直接影响中美谈判的天平,对中国来说,这确实是个要警惕的风险。
之前美国在大豆上的“软肋”,可能因为日本这波采购变成“优势”,本来中国停购后,美国农场主抱怨声越来越大,特朗普政府的内部压力也不小,这会让美国在谈判里更想尽快达成协议。
可日本如果一接盘,美国的压力自然就小了不少,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更“硬气”,甚至可能提高对中国的要价。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那会,美国也因为大豆卖不出去,在谈判里松过口,当时巴西趁机多给中国送大豆,抢了不少美国的市场。
可后来日本和欧盟跟着多买美国大豆,美国压力一减,谈判态度立马就硬了,现在的情况,跟当年有点像,只不过这次日本的动作,刚好踩在中美谈判的节骨眼上。
本来中国可以通过“要不要恢复买大豆”,在谈判里争取更多主动,比如在稀土、关税这些议题上跟美国换条件。
可日本一多买,美国对中国采购的“依赖度”就低了,咱们手里这张“大豆牌”,效力可能就弱了,更要注意的是,这可能不是单独一件事。
高市早苗的计划里,除了大豆还有美国汽车和天然气,意思就是日本可能在多个领域多买美国产品,形成“联动效应”。
比如美国天然气一直想打开亚洲市场,日本作为主要进口国,一旦多买,同样能给美国带来实惠,这些实惠最后都可能变成美国谈判的“筹码”。
从现在看,高市早苗政府显然把日美关系放在了更前面,而且日本可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帮美国缓解压力,换美国在半导体、区域经贸这些事上给好处,这种“互相借力”,在国际博弈里其实很常见。
其实透过这桩“大豆买卖”,能看清国际博弈里一个常见的路数,第三方挑准大国谈判的关键时候,借着经贸合作帮其中一方缓解压力,从而影响谈判走向。
日本这次的操作,就是个典型例子,除了这次的大豆,以前也有不少类似的事,比如2019年中美在科技领域较劲时,韩国突然多买美国的半导体设备,那时候刚好是中美谈芯片出口管制的关键期。
韩国这么做,一边讨好美国,一边也间接给中国的芯片进口添了点压力,还有2020年,欧盟在中美贸易谈判期间,也多买了美国农产品,也是借着经贸合作插足大国博弈。
回到这次的事上,高市早苗的“狠”,就在于她把时机、利益和博弈需求捏得太准了,只用调整一下大豆进口的比例,既讨好的特朗普,又帮美国在谈判里争了主动,还稳固了自己的新政权,简直是“一举三得”。
当然,对中国来说,这也不是没办法应对,停购美国大豆本就是市场行为,我们本来就已经在和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合作,扩大了大豆采购渠道,早就不依赖单一市场了。
谈判时也可以拿出更精准的策略,别被美国的“外部利好”打乱节奏,毕竟大豆只是谈判的其中一个议题,中国在稀土、制造业这些领域,还有自己的优势。
相关文章
属猪的朋友,说句实在话——未来这三年,很多事或许得学着松松弦。老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些目标不是拼尽全力就能立马实现,有些纠结放不下反而容易绊住...
2025-10-24 0
十一月一到。你就知道。这个月不同。两件喜事。先后落地。工作先有动。生活也回暖。单身有人陪。家里更顺了。结果很清楚。无需绕圈。往回看几天。线索更清。先说...
2025-10-24 0
尽管工作很忙,Vivi还是坚持下班后自己做饭。对她而言,洗菜切菜洗碗都不是难事。最苦恼的是在不足4平米的“一字型”厨房,她常常感觉自己转不开身。当周末...
2025-10-24 2
怎么会有宣发视频,是用炸掉自家产品开始的啊。Rabbit 公司上周正式发布了第二代操作系统——Rabbit OS2,为旗下 AI 硬件 Rabbit...
2025-10-24 2
1. 好消息!全球最大内河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下水 世界首艘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葛洲坝号”近日在湖北宜昌下水,标志着我国在内河绿色智能航运领域实现突破。...
2025-10-24 2
爱否回收助力活动规则1. 活动参与方式:用户在爱否回收平台完成下单后,即可参与本次助力活动,通过分享专属链接邀请好友助力,开启设备加价之旅。2. 加价...
2025-10-24 0
信息来源: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cience/china-fingernail-sized-chip...
2025-10-24 0
说起缅北,大家心里都打怵。毕竟那里诈骗园区数不胜数,进去的人就变成了“行走的钱袋子”。不仅要没日没夜地打诈骗电话,还会被关小黑屋,被贩卖……可你知道吗...
2025-10-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