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陵川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偏远”“闭塞”“太行山深处”的印象。可真正住下来,发现这里的日子竟然出奇地有滋味:清晨云海翻涌,傍晚广场老头下盲棋,夜里还...
2025-10-14 0
占总质量85%的暗物质。明明撑起了星系的骨架,却连影子都抓不到。
人类找了几十年,最近终于有了新进展。
南达科他州地下近一英里的LZ探测器,交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搜寻答卷。
把热门候选者WIMP粒子的藏身范围又缩小了一圈。
这探测器堪称地表最强捕手,核心是个装着10吨超纯液氙的钛罐,藏在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里。
选这么深的地方,就是为了挡住宇宙射线这些干扰项。
毕竟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碰撞,比针尖碰麦芒还罕见。
得在绝对安静的环境里才可能捕捉到信号。
它的原理特简单,就像看台球碰撞。
如果WIMP存在,撞上氙原子核时会发光发电,探测器就能记下痕迹。
但这次结果挺反常,280天的数据里没发现WIMP的踪影。
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员说,这种“没找到”的结果反而更金贵。
这就像找钥匙,排除了一个抽屉,总比瞎转悠强。
这么看起来,暗物质这道题,排除错误选项和找到正确答案同样重要。
毕竟它藏了百亿年,哪能轻易现身。
而且这次的精度比以前高了不少,等于给后续研究画了张更清晰的寻宝图。
找暗物质难,难在不仅要抓得到信号,还得确保没认错。
LZ探测器能给出这么精确的结果,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套多重保险的硬核设计和严谨方法。
它的结构像颗洋葱,一层套一层。
最外层的液体闪烁体专门抓中子。
这东西撞氙核的信号和WIMP一模一样,堪称伪装大师。
中间层挡辐射,核心的液氙罐才是真正观测室。
更绝的是防偏见的“加盐”技术:研究人员会偷偷往数据里掺假信号,等分析完再揭秘,生怕自己下意识找规律误判结果。
其中,一位物理协调员说得在理,人总爱脑补模式,在未知领域必须保持绝对客观。
有意思的是,这探测器还是个多面手。
就算没抓到暗物质,它还能监测太阳中微子,帮我们看清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甚至能盯着氙同位素的特殊衰变,说不定能挖出其他新物理现象。
现在科学界已经在规划下一代XLZD探测器(超大型液氙探测器)了,规模和灵敏度会更上一层楼。
这种国际合作也很让人感慨,38个机构的250名科学家凑一起,很多核心工作还是早期职业研究人员挑大梁。
这么看起来,LZ的价值早超出了找暗物质本身。
它验证了超灵敏探测技术,培养了科研人才,更让我们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
暗物质这层宇宙面纱,就算这次没揭开,也被撩得更近了。
相关文章
刚到陵川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偏远”“闭塞”“太行山深处”的印象。可真正住下来,发现这里的日子竟然出奇地有滋味:清晨云海翻涌,傍晚广场老头下盲棋,夜里还...
2025-10-14 0
高市早苗原本风头正劲,被特朗普点名支持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一度被看作接棒石破茂的热门人选,但几天时间,剧情急转直下。原本稳固的执政联盟突然崩了,媒体...
2025-10-14 0
编辑|小Z前言终将会被反噬的是那些名义上有名却实际上毫无实质内容的事物。老戏骨一旦失去演技,就会面临“晚节不保”的危机,而小鲜肉则可以不具备演技。原以...
2025-10-14 4
宣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特朗普这句话,激起千层浪,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跌2.71%,纳指跌3.56%,道琼跌1.9%,美股遭遇了4月以来最惨...
2025-10-14 4
宝宝调味品添加指南:分龄时间表+避坑要点✅ 1克盐就能改变孩子一口饭的未来?别等挑食来猛醒——从6个月到5岁,给宝宝调味的量化方案与避坑经验 我有个...
2025-10-13 4
前言2025 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公布,不少人都愣了,得主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要知道 16 年前,也就是 2009 年他来中国接受采访时...
2025-10-13 3
说起这事儿,我气得现在心口都还堵得慌。那天半夜两点,我睡得正香,卧室门“咚咚咚”被敲响,跟催命似的。我一骨碌爬起来,就听见门外传来顾老头那不带一丝感情...
2025-10-13 4
近日,特朗普针对中国上演了一场煞费苦心的“威慑大戏”。他率先对中国新出台的稀土全链条管制政策发起猛烈抨击,言辞间满是指责。实际上,特朗普这般“大动肝火...
2025-10-13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