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5日 18:39 3 cc

赶在专机抵达美国前,李在明强硬表态,想要在“安保、关税”等问题上守住底线,让特朗普“收割韩国”的计划,还没开始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后,韩国总统李在明马不停蹄地抵达美国,这次访美,明面上是韩美同盟的常规互动,但里头藏着不少“难言之隐”。原因倒也不复杂,实在是美方开的条件清单堪称“狮子大开口”——从削减驻军规模到防卫费翻几番,再到逼韩国多买美国货、多投钱进美国市场,每一条都直戳韩国的敏感神经。出人意料的是,李在明似乎并不打算在这些敏感问题上“一退到底”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李在明对美国强硬表态】


韩美同盟,只是名义上的“平等”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强硬的态度,李在明在美国得到的接待堪称“寒酸”,韩方只有外交部部长赵显陪同,美方仅有国务院副礼宾长和韩裔美军上校迎接,被韩媒称为“最低规格礼宾”,预示着李在明的访美行程似乎不会顺利

当然,对于这个结果,只能说是意料之中,毕竟在谈判中,韩国能对美国打的“牌”,实在太少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客观来说韩国在军事上实力不弱,装备也不算差,但真要论指挥权,还得看美国人脸色,换句话说,韩国花大价钱养的军队,打仗时得听驻韩美军司令官的调遣。

这种“名义上主权在我,实际上听命于人”的状态,让韩国在涉及驻军调整的问题上底气不足。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美韩只是名义上的“平等”】


美方这次提出要“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韩国表面反对,担心影响自身安全,但真要硬扛,美国有的是办法施压。

比如,美国掌握着韩国军队装备的核心技术——从F-35战机到导弹系统,韩国的先进武器大多依赖美国供应;情报共享上,美国的卫星、监听网络是韩国获取周边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

要是韩国在驻军问题上太强硬,美国完全可能收紧技术合作,甚至减少情报支持。这种“卡脖子”的威胁,让李在明再硬气也得掂量掂量。

更关键的是,韩美同盟的规则从来都是美国定的,联合军演怎么搞、武器系统怎么兼容、甚至国防工业合作怎么分工,都是美国主导。

韩国要是敢在核心议题上唱反调,同盟体系内部可能就会出现信任裂缝,这些前车之鉴让李在明明白:和美国人打交道,强硬姿态更多是谈判桌上的表演,真要触及自身的核心利益,韩国根本没多少筹码维权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韩国在军事上高度依赖美国】


与美国的经济合作,实质是被美国“勒索”

其实,无论是竞选时还是上台后,李在明都表现出了与前任尹锡截然不同的风格,主推“实用外交”,核心是平衡各方利益,但美国大概率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这次访美前,美国直接甩出“诉求清单”:除了提高军费之外,要韩国企业多投3500亿美元进美国市场,还要求90%的投资收益归美国,这些条件明摆着是把韩国当“提款机”。

韩国不是不想反抗,但实在是“打蛇打七寸”——美国捏着韩国经济的命门,韩国的高端产业,比如半导体、汽车、生物科技,技术和市场都高度依赖美国,要是韩国在防卫费或投资问题上强硬,美国分分钟可以收紧技术出口管制,或者推动供应链“去韩国化”。

举个例子,前几年美国对韩国半导体企业实施出口限制,理由是“威胁国家安全”,直接导致韩国龙头企业的芯片产能下降、成本飙升。

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段,韩国企业至今心有余悸,李在明这次承诺“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助力美国优势产业”,说白了是被迫用真金白银换暂时的安全。

他嘴上说“协议帮韩国企业进军美国市场”,但谁都明白,这更像是美国给韩国画的饼——90%的收益归美国,韩国企业能拿到多少实惠?

更让李在明头疼的是,美国连“首脑峰会”都拿来当谈判筹码,有消息称,美方甚至在考虑,要是韩国不满足美国的投资要求,峰会可能取消。

这种“你不答应我就翻脸”的威胁,彻底压缩了韩国的议价空间,李在明就算想在谈判桌上硬气,也得考虑美国真翻脸的后果——到时候不仅投资协议泡汤,韩美同盟关系也可能受损,韩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韩国经济也难逃被美国“吸血”的困境】


向中国递上亲笔信,李在明想要平衡中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在明访美的同时,韩国特使团访问了中国,递上亲笔信,强调中韩建交33周年的情谊,明显是想传递“没完全倒向美日”的信号,表示韩方没让中国“失望”

这种姿态可以理解:中国是韩国连续2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3280亿美元,韩国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5%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问题在于,“不倒向”不等于“能平衡”,中美战略博弈越来越激烈,美国对韩国的对华政策盯得死死的。

不难预见,在这次谈判中,美国可能要求韩国加入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联盟,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制造设备;或者施压韩国减少在新能源、5G等领域的对华合作,这些要求看似是“盟友间的协调”,实则是要把韩国绑定为遏制中国的工具。

更麻烦的是,美国对韩国的影响力渗透到各个领域,从军事到经济,从技术到舆论,美国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韩国紧紧裹住。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美方不会给韩国留下太多回旋的余地】


李在明想在中美之间“走钢丝”,但这张网随时可能勒紧他的手脚,这种全方位的控制,让韩国的“平衡外交”更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摔得很惨”。

可见,所谓“实用外交”,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中需要足够的实力支撑,对于中韩关系,李在明的“亲笔信”或许能证明诚意,但未来的走向还得看中美博弈的大势,以及韩国能否在中美之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