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4日 23:38 3 admin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5年8月的一天,一名路人恰好路过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的一片桑园,一眼就看见了旁边的植物叶子上趴着两条“蛇”。

他吓得一哆嗦,因为它看上去个头挺大的,看上去颜色还非常绚丽。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但很快他就觉得不对劲,因为这两条蛇太对称了,而且还没有修长的身体,于是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一只大号的蛾子!

这只蛾子和对面的另外一只蛾子正在交配,它们的翅膀两边都长着类似于蛇头点的花纹,看上去非常逼真。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于是路人叫来了附近的人,并且提醒他们那边有长得像蛇一样的生物,而有人就将这件事告诉了林草局的工作人员。

林草局的工作人员很快就来到了现场,经过鉴定之后发现这两只蛾子竟然是非常珍贵的“蛇头蛾”!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因为它数量比较少,所以在我国的话属于是受保护的物种,不能随便伤害它们。

那么蛇头蛾的长相为啥会这么奇葩呢?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巨型飞蛾·】——»

蛇头蛾的学名叫做乌桕大蚕蛾,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蛾类之一,翅膀展开之后大概能达到180至210毫米,甚至有记录显示部分个体翅展能突破30厘米。

如此巨大的体型,简直和一些小型鸟类差不多,当它们展开双翅时,样子实在是令人惊叹。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乌桕大蚕蛾的翅膀顶端有长得像蛇头的造型,其翅膀整体色彩斑斓,花纹复杂且精美。

前翅和后翅上分布着大面积的红褐色、灰白色以及紫色等多种颜色交织的区域,翅膀的边缘,有着波浪状的纹路。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它的头部相对较小,触角呈羽毛状,这种触角构造使得它们拥有极其敏锐的嗅觉,能够在远距离就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气味。

尤其是对于雌性乌桕大蚕蛾释放出的性信息素,雄性个体可以凭借触角在数公里之外就精准捕捉到,这对于它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找配偶至关重要。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乌桕大蚕蛾是典型的夜行性蛾类,在静谧的夜晚,它们凭借着宽大的翅膀,在林间轻盈地穿梭飞舞,寻找着食物和伴侣。​

说到食物,乌桕大蚕蛾的幼虫阶段与成虫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食性。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幼虫时期,它们是十足的“吃货”,食量惊人,其食物来源广泛,可以取食多种植物,如乌桕、樟、柳、大叶合欢等。

这些幼虫只对植物的叶子情有独钟,对于花朵、根茎等其他部分则视而不见。

它们从孵化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疯狂的进食之旅,不断地啃食着叶片,快速地生长发育。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初龄幼虫尤其喜爱取食较老的叶片,它们在叶片上留下一个个不规则的孔洞,随着幼虫不断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一片完整的叶子很快就会被它们蚕食得只剩下叶脉。​

然而,当乌桕大蚕蛾羽化为成虫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虫的喙退化,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进食的能力。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成虫后的乌桕大蚕蛾只能靠还是幼虫的时候在体内积累的剩余脂肪来维持生命,因此它们的寿命相对较短,大概一至两个星期后便会走向生命的尽头。

在这短暂的成虫生命中,它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繁殖后代。​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雌性乌桕大蚕蛾会释放出强烈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的信息飘散在空气中,向周围的雄性个体传达着自己的位置和求偶信息。

雄性乌桕大蚕蛾的羽状触角对信息素非常敏锐,即使两只3蛾子距离好几公里,只要是顺风,它们就能精准地感应到雌性所释放的荷尔蒙,然后顺着这股气息,不远万里地飞来寻找配偶。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当两只乌桕大蚕蛾相遇并相互心仪后,就会开始交尾。

交尾活动均在夜间进行,一次交配的时间可长达6至14小时,这种长时间的交尾行为,有助于提高受精的成功率,确保种群的繁衍。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交尾完成后,雌虫便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产卵,它们可能会将卵产在树干、细小枝条或叶片上,其中以幼树及老树基部的新生枝条着卵较多,不过也有部分雌虫会将卵产在老干附近的地面上。

在自然界中,乌桕大蚕蛾面临着众多天敌,包括鸟类、鼠类、壁虎、螳螂、蜘蛛、黄蜂等。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寄生性天敌如姬蜂、寄蝇等也常常会将乌桕大蚕蛾作为宿主,对其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在卵、幼虫和成虫的各个阶段,乌桕大蚕蛾都可能成为十几种寄生虫的目标,同时它们也是鸟类、蜥蜴、蚂蚁等众多动物的猎物。​

为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乌桕大蚕蛾进化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防御机制。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幼虫时期,它们身体的绿色与寄主植物的叶片颜色相近,形成了天然的保护色,使得天敌难以轻易发现它们。

此外,幼虫还会分泌蜡质,这些蜡质能够模拟鸟粪或感染真菌的死幼虫的形态和颜色,以此来欺骗天敌,让天敌误以为它们是毫无价值的物体,从而避免遭受攻击。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当幼虫化蛹时,它们会将茧隐藏在寄主植物的叶子中,并形成悬蛹。

这种悬蛹在鸟类啄食时会来回摆动,增加了鸟类刺穿茧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性。​

而成虫阶段,乌桕大蚕蛾则充分利用其翅膀上独特的蛇头造型来防御天敌。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迅速展开翅膀,将翅膀顶端的蛇头模样展露出来,模拟出蛇的形态和气势,试图以此震慑天敌。

如果这一招未能奏效,它们还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比如掉到地上,像蛇一样四处乱窜,或者干脆假装死亡,将自己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等待危险过去。​

仅2只!云南发现正在交配的“蛇头蛾”,路过的人吓得一哆嗦

乌桕大蚕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的部分地区,然而,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

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然馈赠,共同努力,为乌桕大蚕蛾以及其他珍稀物种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让这些美丽而神奇的生物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参考: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云南陇川惊现“蛇头蛾”》2025-8-19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