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7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在北京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印关系及国际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印度外长明确表示,中印是发展伙伴...
2025-07-24 0
1971年4月4日,北京海淀区香山脚下正白旗村。退休教师舒成勋的妻子打扫老宅,不小心碰掉西屋墙上一块墙皮。灰泥往下掉,露出一片密密麻麻的字——墙里头藏着好多诗文对联!
“老舒!快来看!”妻子喊他。舒成勋跑过来,看见墙皮下露出几行工整的字,其中一副菱形对联特显眼:“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落款“真不错”。这位痴迷《红楼梦》的老教师心里一动:这字,这文风,难道和曹雪芹有关系?
曹雪芹,中国文学史上特别神秘的大作家。他生在康熙末年,祖上是厉害的江宁织造,雍正年间家里被抄,落了难。中年时候搬到北京香山正白旗村,日子过得挺苦,“举家食粥酒常赊”,就在这时候写出了《红楼梦》。
村里老人一辈辈传下来,曹雪芹常和好友鄂比喝酒论诗。这个满族武人曾经送他一幅手写对联,内容就是墙上那副讽刺世事的。更有意思的是,墙上好几处写着“拙笔学书”——鄂比的别号就是“拙笔”。
专家一开始不认可,舒成勋没放弃。他去找村里八十多岁的张永海,这位蒙古族老人能背整本《红楼梦》,说:“曹爷住西头时,常和鄂比先生在墙上题诗唱和。”
到了1970年代末有了转机。收藏家张行带着两个清代书箱来,箱子上刻着“拙笔”和“芹溪”(曹雪芹的别号)。比对后发现:
1. 书箱上“拙笔”的字和墙上题字特别像
2. 箱子里的手稿《有花无月恨茫茫》和墙上的诗是一个人写的
3. 书法专家说,笔法有曹雪芹特有的章草味道
1984年,正白旗村39号正式成了“曹雪芹纪念馆”。那些曾经被当成普通墙皮的字,现在用特种玻璃罩着:
- 菱形对联:证明曹雪芹和鄂比的贫贱交情
- 《自题画石诗》:能看出曹雪芹“傲骨如君世已奇”的文人骨气
- 扇面题诗:让人知道清代旗人娱乐生活的细节
红学界特别激动:
- 确定了曹雪芹晚年住的地方
- 第一次发现他和朋友交往的实际证据
- 给《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提供了新线索
这十年的发现过程,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
- 舒成勋的坚持:一个退休教师靠自己促成了重大文化发现
- 文物的偶然性:要不是墙皮掉了,这个秘密可能永远没人知道
- 民间的文化记忆:村民嘴里的历史成了关键证据
现在,这座青砖灰瓦的院子每年有几十万游客来。站在题诗墙前,好像能看到两百多年前:曹雪芹和鄂比一边喝酒一边在墙上题字,墨迹渗进灰墙里,等着后人发现这段跨时空的对话。
【你觉得曹雪芹还留下哪些未解之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相关文章
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7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在北京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印关系及国际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印度外长明确表示,中印是发展伙伴...
2025-07-24 0
文|肉肉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一部《还珠格格》,让赵薇火遍全国。可她在事业有成后,偏偏要自毁前程。立场出现问题、夫妇俩联手...
2025-07-24 0
今年的夏天真的是太热了,仿佛从端午节开始,便热起来了,临近小暑时,便犹如进了三伏天一般,给人以潮热闷湿之感。今年的三伏天要比往年都来得迟一些,不过再迟...
2025-07-24 0
长沙突然就火了,真没想到。武汉郑州还没回过神呢,它直接蹿上顶流了。靠啥?奶茶小吃夜市烟火气呗。网红城市那么多,就长沙最会整活。查了下数据真吓人。去年长...
2025-07-24 0
特不靠谱又玩新花样了。9月访英行程硬生生空出大半个月,偏偏卡在中国九三阅兵前后。这操作明显是伸着脖子等北京发请柬呢。稀土库存撑不过俩月,美国军工生产线...
2025-07-24 0
说起日本人的祖先,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是徐福。毕竟这个秦朝方士东渡日本的故事,在中日两国都流传了上千年,不少日本人甚至觉得自己身上流着徐福的...
2025-07-23 2
出身农村却火爆春晚,认命打工却被上天眷顾。与“真爱”结婚,又在红极一时抛弃“糟糠”。宋小宝的半生走来,不仅被命运眷顾的同时也被命运扼住了咽喉。黑土地上...
2025-07-23 2
趁着小马科斯还没回国,杜特尔特家族已经开始行动,要为菲律宾保留最后一线生机。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访美之行已经结束。从已有的消息来看,小马科斯似乎并没有...
2025-07-23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