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重庆星光68商场内一女子将店铺衣服点燃,火势瞬间蔓延。危急时刻,烟雾感应消防系统迅速作出反应并启动灭火程序,店内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手持灭火...
2025-11-10 1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钱晓明
十月的婚礼请柬像密集的红叶纷飞,随之而来的是沉甸甸的“份子钱”负担。三年前就有数据显示,职场人国庆期间人均份子钱高达2369元,而如今这一数字仍在攀升——有人月薪4000元要随礼2000元,有人国庆8天赶3场婚礼花掉800元,刚入职的年轻人更是要面对500至2000元不等的“行情压力”。
社交媒体上,“如何体面拒绝份子钱”的求助帖越来越多,这场源于乡土社会的人情仪式,正在现代社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传统乡土社会,份子钱是朴素的“众筹互助”机制。宗族邻里在婚丧嫁娶时凑钱送礼,既分担了主家的开销,也构建起“循环的社会关系”。社会学家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提到,这种礼尚往来是确认彼此位置、延续依存秩序的纽带,礼金本质是“社会信任和情感债务的具体化”,象征着“我在你心中有位置”。
那时的人情往来有稳定的网络支撑:居住相近、联系频繁,今天送出的礼金,未来总能通过相似场合收回,形成良性的情感与物质循环。一份薄礼承载的是实打实的关心,而非冰冷的数字比拼。
城市化与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的“礼物循环”,份子钱的互惠逻辑逐渐变形,沦为难以承受的负担。
互惠链条断裂:年轻人背井离乡打拼,今天送给异地同学的礼金,可能因自己未来婚礼的地域、形式差异,永远无法收回,单向支出变成“隐性债务”。
攀比之风盛行:礼金数额成了关系亲疏的“度量衡”,同学间互相打听行情,500元起步、好友2000元以上的标准,让本应真诚的祝福变成面子比拼。
无效社交裹挟:多年未联系的同学、仅点头之交的同事广发请柬,甚至出现“再婚再邀”的情况,请柬变成“明码标价的通知”,拒绝则被贴上“不懂事”的标签。
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份“人情债”常常加速关系破裂:有人因无力随礼而疏远好友,有人因未收到回礼而心生隔阂,原本维系情感的纽带,最终变成了社交枷锁。
当份子钱的沉重压过喜悦,年轻人和部分地区正在用行动重构人情规则,让婚礼回归“祝福至上”的本质。
地域新风:折角红包里的“讲心不讲金”
广东顺德的“折角红包”近期爆火全网:新娘接过宾客红包后,轻轻折下一角再退回,笑着说“心意已收下”。这种“不收礼金”的习俗在佛山、茂名等地流传已久,被中央文明办点赞为“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当地新人认为,亲友能到场分享喜悦就是最好的祝福,金钱不该成为团聚的阻碍。
群体约定:打破规则的“默契共识”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礼金互免”:95后大学生室友提前约定,结婚时“人到即可,互不随礼”;职场人建立“三不原则”——非挚友不赴宴、非互助不随礼、非必要不攀比,用筛选社交减轻负担。这种方式虽多限于亲密关系,却彰显了“不为金钱绑架情感”的态度。
形式创新:用心意替代礼金
年轻人正在跳出“现金红包”的框架,让祝福更有温度:有人送上手工贺卡、定制视频,有人用摄影、设计技能为婚礼出力,还有人准备小众纪念品替代礼金。而新人这边,也在主动为宾客“减负”——小酒馆办婚礼、海底捞包场,取消司仪和煽情环节,甚至在请柬上注明“无需随礼,祝福就好”。
政策引导:移风易俗的正向推动
除了民间自发探索,各地也在推进移风易俗:顺德发布倡议书推广“折角红包”风尚,广西百色提倡压岁钱不超过20元,湖南辰溪用村规民约规范红白喜事消费。这些举措让“重情轻礼”的理念获得更多认同。
份子钱的困局,本质上是传统人情模式与现代社交结构的碰撞。当亲缘、地缘不再是社交的唯一纽带,当流动的生活让“礼尚往来”难以循环,我们不必固守“金钱衡量情感”的旧规。
广东顺德的折角红包、年轻人的礼金互免、新式婚礼的心意表达,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祝福的价值不在于金额大小,而在于那份纯粹的真诚。十月的婚礼本该是喜悦的聚会,而非“人情债”的考场。当我们卸下金钱的枷锁,才能让情感回归本真,让现代关系在真诚互动中更有温度。(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相关文章
11月5日,重庆星光68商场内一女子将店铺衣服点燃,火势瞬间蔓延。危急时刻,烟雾感应消防系统迅速作出反应并启动灭火程序,店内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手持灭火...
2025-11-10 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数字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化。十年前,数字人还是只能静态展示的“虚拟模特”。如今,它们已经能直播、能带货,并创造实际营收。...
2025-11-10 1
01事关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国办重磅发文11月7日,据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
2025-11-10 1
德国外长刚在台湾问题上踩线,转头就急着打电话求谈稀土。王毅接通后却只字不提技术合作,反而讲起了德国历史。这场“认错通话”看似缓和,实则划下红线。大家好...
2025-11-10 1
欧盟“一次一签”政策一出来,落下的第一锤,砸在了无数想俄罗斯普通人身上。以前一张签证能用好几年,说走就走,现在每次都得重新申请、准备一堆资料,还得等排...
2025-11-10 1
在乌姆・舒克里邻居手机的视频里,暴行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令人窒息,这段时长3分钟的视频,没有激烈的冲突画面,却用这种“慢镜头式”的残忍,记录下定居者如...
2025-11-10 2
45年前,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刊发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直言自己对职业和生活的困惑,追问“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全国青年的热烈讨...
2025-11-10 2
大象新闻2025-11-09 18:38:14据商务部网站11月9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
2025-11-10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