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夜,上海一场高级珠宝红毯在黄浦江畔落下帷幕,章子怡、宋雨琦、钟楚曦等明星的亮相引发了广泛讨论。章子怡压轴走出来,大地色的轻纱披肩...
2025-10-27 0
最近古生物圈炸了个小新闻,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块岩层的测年结果,直接跟“恐龙早就衰退了”的老说法对着干。
我之前看恐龙纪录片,一直觉得小行星撞地球只是“补刀”,没想到这次研究居然说,恐龙撞死前还活得好好的,这反差有点大。
这次研究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弗林博士牵头的,他们盯着的是圣胡安盆地里一块叫“纳肖伊比托层”的岩层。
本来想,测个岩石年龄无非就是看化石层位,后来发现人家用了两种更精准的法子,比单纯看化石靠谱多了。
第一种是氩同位素测年法,简单说就是看岩石里晶体的两种氩同位素比例。
通过这个比例能算出岩石形成的“最大年龄”,相当于给岩石定了个“最早出生时间”,不会让年份判断跑偏。
另一种是磁性粒子分析法,岩石里的磁性粒子排列方向,跟它形成时地球磁场的方向是一样的。
研究团队正好结合了白垩纪晚期的“磁极逆转期”就是地球南北极翻个个儿的时期,这么一对照,岩层形成的时间范围就卡得更死了。
弗林博士说,灭绝事件刚好发生在这个磁极逆转期的中间,这话听着绕,其实就是把小行星撞击的时间和岩层形成时间精准对接上了。
最后算出来的结果挺意外,含着最年轻恐龙化石的那层岩石,顶多比小行星撞击早35万年。

35万年放地球历史里,就跟咱们说“去年的事”差不多近,这说明这些恐龙就是北美南部最后一批恐龙,撞死前它们根本没走下坡路。
更有意思的是恐龙的多样性,比之前想的丰富多了,不是说就剩几种恐龙苟延残喘,而是南北美各有各的“恐龙明星”。
北方有三角龙、爱德蒙龙这些咱们熟的,南方还有头冠特别复杂的鸭嘴龙,最夸张的是阿拉莫龙体长快30米,体重比波音737客机还重。

你想啊,要是恐龙真在衰退,哪能养出这么大的“大家伙”?很显然,之前觉得恐龙多样性下降,大概率是因为白垩纪晚期暴露在外的岩层少,能找到的化石就少,不是恐龙真的少了。
不过这研究一出来,学界就分成了两派,吵得还挺热闹,支持的一方以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布鲁萨特教授为代表,他是研究合著者,手里有不少南北美恐龙的对比数据。
他说北方盛行三角龙、爱德蒙龙,南方有阿拉莫龙这些,不管哪边的恐龙化石,都没看出“要完蛋”的迹象,连点生存危机的痕迹都没有。

但反对的声音也挺有力,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本顿教授就不认同,他没参与这次研究,说话反而更直接。
他说就研究了新墨西哥一个地方,根本代表不了北美,更别说全球恐龙的情况了。
这就像咱们看一个省的经济数据好,不能直接说全国经济都好,说不定只是这个省运气好,气候适宜才留住了恐龙。
本顿教授还拿出了更实在的数据,白垩纪最后600万年,北美西部的恐龙从43种降到了30种,整体趋势是往下走的。
他觉得新研究的局部数据,不能推翻“整体衰退”的结论,顶多说明有些气候好的地方,恐龙还能好好活。
俩教授说的都有道理,咱们不能光看新墨西哥一个地方的“繁荣”,就否定其他地方的“冷清”;也不能因为北美西部恐龙种类少了,就忽略新墨西哥这边的“热闹”。
可能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就是处于“局部繁盛、整体有波动”的状态,不是非黑即白的“全好”或“全坏”。
而且这事儿还能往更远处想,恐龙灭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大灭绝事件。

比如二叠纪大灭绝,是火山活动搞了几十万年,物种还有缓冲时间;但恐龙遇上的是小行星,相当于“天降横祸”,一瞬间就没了,根本没机会适应。
现在NASA搞的DART任务,就是故意撞小行星改轨道,说白了就是怕咱们人类也遇上这种事。
恐龙统治地球1.6亿年,比人类文明久多了,最后还是栽在一颗小行星上,这就让人想到,物种活得好不好,不光看自己进化得怎么样,还得看“老天给不给面子”。
咱们人类现在总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可要是真遇上小行星这种级别的意外,怕是也没多少办法。

更何况现在还有不少物种因为人类活动濒危,要是不注意保护,说不定哪天就轮到咱们面对类似的危机。
总的来说,新墨西哥这块岩层算是立了大功,它把恐龙灭绝的真相又往前推了一步不是慢慢衰退直到消失,而是被一场宇宙意外突然终结。
以后再聊恐龙灭绝,可不能只说“它们早就不行了”,得提提这块岩层的证据。
而且这事儿也不光是古生物学家的“圈内事”,对咱们普通人也有提醒,地球看着稳定,其实藏着不少未知风险,好好保护地球、警惕潜在危机,才是咱们该做的。
相关文章
2025年10月25日夜,上海一场高级珠宝红毯在黄浦江畔落下帷幕,章子怡、宋雨琦、钟楚曦等明星的亮相引发了广泛讨论。章子怡压轴走出来,大地色的轻纱披肩...
2025-10-27 0
两年前,我脑子一热把开了五年的油车卖了,换了一辆纯电车。当时网上都说是电车真的香我就心动了,还听说一公里只要几分钱、保养便宜到哭、开起来很快特别是起步...
2025-10-27 0
“西安西昌西门庆,武汉武当武大郎。 ” 李大妈把这条朋友圈发出去不到十分钟,点赞破千。 有人留言:“大妈,您这是把《水浒传》塞进高铁线路图了! ”...
2025-10-27 0
“饿到半夜啃枕头”的姐妹看过来——2024年5月,北京白领王岚靠“杂粮饭+鸡蛋+牛奶”3个月掉秤58斤,热搜爆了,原因竟是公司体检报告亮红灯。 核心...
2025-10-27 0
为什么死亡人数突然变多?很难不去想这个事。每天都有新生儿,也每天有人离世,有时候数字一下子就变了,人就觉得不安。有人活着,也有人走了。这就是生活。20...
2025-10-27 0
零下五度,我穿着纯棉T恤去刷五公里,回来直接烧到38℃,那一刻才懂“冻感冒”不是段子,是穿错衣服的罚单。 上周北京大风预警,朝阳公园的跑圈却挤满了人。...
2025-10-27 0
“腿废了,上半身再壮也像插在牙签上的土豆。 ” 2023年12月,北京一位程序员深蹲时膝盖内扣瞬间韧带撕裂,视频冲上热搜,弹幕齐刷“练腿果然作死”...
2025-10-27 0
夜里十一点,北京奥森公园的跑道上,一群穿着反光条衣服的人正在慢跑。 他们不赶时间,不打卡里程,只是安静地踩着地面,呼吸像潮水一样有节奏。 没人知道...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