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2日 13:36 2 cc

一本回忆录揭开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革命情谊,也澄清了一个长久以来广为流传的误会。

2014年夏,86岁的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出版《李鹏回忆录(1928—1983)》,书中首次公开回应了外界关于他是周恩来养子的传闻。“有人传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这是不正确的。”李鹏在回忆录中写道,“周总理、邓妈妈与我的关系,就是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李鹏

这本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李鹏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特殊而深厚的情感。这段关系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革命后代一贯的关怀与爱护,也是两代领导人之间真挚情谊的见证。

革命后代与“周伯伯”的初次见面

李鹏首次见到邓颖超是在1939年6月的成都。当时11岁的李鹏头部因日军轰炸受伤,绑着纱布。邓颖超看到后关切地询问情况,并亲切地称呼他的小名“兰兰”。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兰兰”这个小名与李鹏的三姨赵世兰有关。李鹏的母亲赵君陶与姐姐赵世兰感情深厚,承诺无论生男生女都取名“兰兰”,以纪念姐妹之情。

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1931年在海南岛被国民党逮捕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牺牲前,他在遗书中写道:“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这位革命烈士就义时,李鹏年仅3岁。

这次见面后,邓颖超决定带李鹏去重庆。她担心孩子受伤后无人妥善照顾,而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当时正在重庆第三保育院工作。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周恩来夫妇

到了重庆,邓颖超将李鹏安置在曾家岩50号的周公馆——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赁的房屋,作为中共南方局在重庆市内的主要办公地点。在这里,李鹏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

周伯伯看到我非常高兴,对邓妈妈说: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越长越像硕勋了。”李鹏在回忆录中记述道。周恩来注意到少年李鹏有些驼背,就用巴掌拍了拍他的背,嘱咐他挺起胸膛:“这样身体才健康。”

这次见面中,周恩来考了考李鹏的学识,让他念《新华日报》的社论并归纳要点。李鹏流畅地完成了任务,周恩来大为赞赏。这件事后来在曾家岩传开了,甚至被误传为“育才学校有一个小孩,小小年纪就能背马列主义”。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在重庆期间,李鹏亲身感受到了周恩来严谨的工作作风。有一次,李鹏翻阅了周恩来的一本《唐吉诃德》,没有放回原处。后来周恩来问起这本书时,李鹏委屈地表示自己没有拿走。多天后书找到了,周恩来对李鹏说:“我还是要批评你,你没有把书放回原来的位置,以致我一时找不到。”

这件小事让李鹏铭记终身,他回忆道:“周恩来做事是那样的严谨,那样的有秩序,他这种一丝不苟的作风影响了我的一生。”

延安时光:亲人般的关怀

1940年秋,李鹏被送往延安。在延安期间,他与周恩来、邓颖超有了更多接触。1943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回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大,李鹏步行五公里到杨家岭向他们汇报自己的学习和思想情况。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周恩来始终关心着李鹏的成长。每次见面,他都会检查李鹏是否还驼背。这种关怀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周恩来在沈阳接见烈士子女时,还对32岁的李鹏说:“你的背还有点儿驼,一定要加强锻炼。”

1945年,李鹏即将前往前线锻炼。临行前,邓颖超将一床二斤重的丝绵被送给李鹏。这床被子是宋庆龄几年前送给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他们看到李鹏的行军被包太重,特意将这床轻便的丝绵被送给他。

李鹏见周恩来夫妇盖的仍是旧棉絮,不忍接受。周恩来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年纪还小,丝绵被子轻行军打仗好背。”这种关怀,远超一般工作关系,却并非养父子之间的那种责任。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李鹏的原名是父亲李硕勋所取。“他在我们李家属于‘远’字辈的,就叫李远芃吧。”李硕勋解释,“‘芃’代表草木茂盛的意思,这说明我们家又多了一个革命的后代。”

1941年前往延安的途中,同行的高中共南方局青委书记蒋南翔建议李鹏改个名字。蒋南翔说:“那你就叫李鹏吧!芃改为大鹏的鹏,这个名字意味着对你的希望,希望你将来为革命、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见证了李鹏从革命后代成长为国务院总理的历程。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邓颖超对李鹏的关心并未减少。1962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到东北视察工作,在参观丰满发电厂时特意问起:“李鹏怎么没来?”

当得知李鹏已调往沈阳东北电管局工作后,周恩来特意邀请李鹏和妻子朱琳到陵北宾馆,会见四位烈士子弟及配偶。这次聚会的饭菜简单,大部分是素菜,荤菜只有一条红烧鲤鱼,主食是小米饭。邓颖超说:“请你们吃小米饭,就是让你们不忘过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周恩来担心北京的供电、供水、煤气、交通等出现问题,特别召开会议,要求水电部向北京供电局派一名得力的干部。水电部副部长刘澜波推荐了李鹏。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周总理听了以后说:他太年轻了,行吗?”李鹏在回忆录中写道,“刘澜波说:李鹏同志在东北工作了11年,表现很好,现在38岁了,已经到中年。周总理听了以后说:他都38岁了,我们这些人是老了。周总理当即批准了。”

澄清传言: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

尽管周恩来、邓颖超与李鹏关系亲密,但李鹏在回忆录中明确否认了他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李鹏解释说:“周总理、邓妈妈关心的烈士子弟,不止我一个,他们同样关心爱护其他战友的子女。”事实上,周恩来和邓颖超关心的烈士子女还有很多,如孙维世、叶扬眉、谌曼里等。

邓颖超曾伤感地说:“凡是做了我们女儿的人,死得都很惨。”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周恩来和邓颖超没有正式认养子女的原因之一。

1992年7月,邓颖超逝世。李鹏和夫人朱琳敬献的花篮缎带上写着“痛悼敬爱的邓妈妈”,署名“李鹏、朱琳敬挽”。7月17日,李鹏随灵车至八宝山,作最后告别。这些举动,体现了李鹏对邓颖超子女般的敬爱之心。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李鹏与周恩来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革命精神、关怀下一代成长的缩影。这种关系不同于普通的养父子关系,而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基础上的革命情谊。

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对烈士子女的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深厚人情味。他们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更传承了一种精神力量。

2019年7月22日,李鹏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留下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理解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人际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坦言:外界传闻我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李鹏在回忆录前言中写道:“我还准备继续完成1983年至今的回忆录,包括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20年和离休之后的生活。”遗憾的是,读者未能见到这部续集的出版。

《李鹏回忆录》展现的不仅是个人历史,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其中关于与周恩来关系的澄清,为历史留下了真实记录,也让后人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那段充满革命情谊的岁月。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